•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正版现货实物拍摄

100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梁康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

上书时间2024-06-26

A起航书阁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倪梁康 著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75019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4页
  • 字数 56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台湾地区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现象学的探讨。它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现象学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与中国人文精神相结合?
【目录】
德法现象学的新视域
列维纳斯论“家”和“家人关系”——绝对他者牵拉出的生命道德时空
所与之谜——从奠基的角度看
海德格尔思想道路上的“笛卡尔形象”——基于既有公开作品和《黑皮笔记》文本的考察
他者的看与触——萨特现象学的他者感性学
芬克的游戏思想
Xwpa与存在——德里达与海德格尔对于《蒂迈欧篇》的阐释之差异
新现象学的“意识哲学起点”及其变奏
“第三记忆”探赜与辨正——论斯蒂格勒技术现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现象学研究
回忆埃德蒙德·胡塞尔
回忆胡塞尔
于哥廷根时期在胡塞尔身边
现象学家庭学的基本问题

自身意识专题
一个意识的非—自我论的(non-egological)概念
自身是一种社会建构吗?
寻找自我:从洛采到舍勒的对自身意识的早期现象学解释

现象学随感
短暂的相逢
二十忆念——写在第二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召开之际

编后记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