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

80 八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施錡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货号3-2

上书时间2024-11-23

很久以前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面稍微有点脱胶   不是很严重   不影响阅读   如图所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施錡
  •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5-12
  • ISBN 9787545811605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本书题为《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下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作者施錡在整部著作的架构上采用“问题式”的研究思路,在中西比较视野下,经由围绕“似”这一关键问题所生长的不同维度及其个案之间的交织,将此前常作“历时性”表述的宏观画史通过彼此交织的关键问题进行表述和重构,显现并厘清常被忽视的画史之问题、侧面、脉络以及结构,贯通了艺术史研究中宏观与个案之间的隔阂。
“画中之似”譬如禅宗所谓“以指譬教,以月譬法”,而笔者研究“似”之维度也是作“观指”行。本书在比较视野下发掘、编织和探究围绕“似”这一中心的维度及其蕴含的个案
【作者简介】
施錡,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博士后,台北故宫博物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古代视觉艺术史。作者曾在《民族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装饰》、《美术》以及《美术学报》等多种学术刊物中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2部。相关论文获上海市社科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作者目前承担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般项目“西方汉学家视域中的中国视觉艺术史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一等资助:同时承担并完成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创新科研项目以及1项上海市教委优青项目。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镜影图”中的物形之“似”
第一节 悲凉的抒情:男性“镜影图”
第二节 姣好的幽情:女性“镜影图”
第三节 文化的交融:其他“镜像图”
第四节 中西文化中的“镜影”故事
第二章 “四时之色”中的色彩之“似”
第一节 中西绘画中的“时令之色”
第二节 中国画中的“四时”与色彩
第三节 中国画学中的“青绿”与“金碧”考
第四节 “青绿”到“浅绛”的春秋变迁
第五节 再论“水墨设色”与“四时”
尾声“四时之色”的象征性
第三章 “影”、“倒影”与“倒影月”中的光影之“似”
第一节 “光”与“影”的单范畴实现
第二节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倒影之美”
第三节 “倒影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独特物象
第四章 北宋小景画诗意演变中的空间之“似”
第一节 北宋早期:日常的朴实诗意空间
第二节 崔白变格:情感张力的诗意空间
第三节 徽宗时代:诗画并列的祥瑞空间
尾声诗意空间中的理想与自然
第五章 中西“四时”花卉与动物画中的逻辑之“似”
第一节 西方的“误读”与问题之显现
第二节 视觉美感中的“四时”逻辑:
新论《簪花仕女图》
第三节 文化趣味上的“四时”逻辑:
再谈“雪里芭蕉”
第四节 综合意义中的“四时”逻辑:
西方宗教画中的自然物象
余论“形似”之重
结语 重构画史的努力及其意义
附录一:水墨卷《烟江叠嶂图》后的四首唱和诗
附录二:《浮玉山居图》中的诸家题跋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