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
  • 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

3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翰卿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A29

上书时间2024-07-24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翰卿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2824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哲学文化生生不息、创进发展的基本规律。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各种积极探讨和思想理论,启山林而筚路蓝缕。《中国哲学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阐述了判别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实践标准,提出继承性弘扬、剔除性转换、矫正性纠偏、批判性重构、融合性创新和当代性转换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并对中国哲学创新发展过程中儒、墨、道尤其儒家哲学文化具有突出继承与创新特征的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考察,总结挖掘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文化思想继承与创新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贡献。
【作者简介】
杨翰卿,生于1956年,河南民权人,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82),曾任教于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哲学、宋代哲学、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著有《宋学在中国近现代的嬗变》(1995)、《中国先进文化继承创新论》(2004),合著《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1996)、《宋代儒学与现代东亚文明》(2003)、《宋代文化精神研究》(2004)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国内发表的论文曾被译成韩文并在韩国成钧馆大学出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目录】
代序“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自序

导言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继承创新概论
一继承创新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基本路径
二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继承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三继承创新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四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继承创新取决于文化的可离析性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五余论

第一篇继承与创新: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和文化观考察
第一章20世纪立足传统的中体西用论及其衍化
一20世纪中体西用论的理论背景
二20世纪中体西用论的理论内涵
三20世纪中体西用论的理论实质
四“抽象继承”: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继承问题的一个重要观点
五儒学复兴论
第二章20世纪反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西化思潮
一西化思潮的成因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
三20世纪80年代的新“全盘西化论”
四西体中用论
第三章20世纪“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及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诸主张
一中西互为体用论
二“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
三“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章20世纪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文化观
一辩证的分析,创造的综合
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第五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建设理论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风貌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文化创新,以创新为魂,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品格
四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旨的观念特征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关于提高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
三实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篇中国哲学和文化继承创新、扬弃发展的理论研究
第七章判别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实践标准(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

第三篇中国哲学和文化继承创新、扬弃发展的个案考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