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経典釋文》異讀音義規律研究

6 1.1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月婷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45

上书时间2024-06-26

书中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月婷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36287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3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经典释文>异读音义规律研究》是一部集大成的音义书,它汇集了汉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海量音切,在研究古汉语异读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典释文>异读音义规律研究》以《经典释文》材料为重点,兼论其中的变读及不变读现象,探究变读的规律及不变读的原因,试图揭示隐藏在异读现象背後的句法-语义动因。《<经典释文>异读音义规律研究》分为研究篇、资料篇两部分。研究篇主要有三章:第一章分析《经典释文》异读的的性质:第二章探讨“旧”、“如字”等术语的含义:第三章集中考察形容词、“名物化”以及言说类动词、使动/致使动词、位移动词等的异读问题,探讨变读的规则及不变读的原因,并对异读规律作出总结。资料篇则对研究篇提及的重点用例,逐一进行考察。
【作者简介】
  王月婷,女,1976年生,山东莒县人。自2002年至2009年,在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先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获博士後基金一等资助,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汉语异读问题研究。先後主持“《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研究”、“古汉语变读构词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古汉语变读规律及不变读原因研究”等省部及国家级课题:另参与国家社科课题两项。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等期刊发表《古汉语的敬指变读构词》、《关於古汉语“使动”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古汉语中的增项变读构词》等学术论文近20篇;已出版专着《V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探赜》。
【目录】
研究篇
第一章《经典释文》异读的性质
第二章《经典释文》术语分析
第一节“旧音×”“旧××反”之“旧”
一、古今语音演变导致的旧
二、注音观念不同导致的旧
三、对语义有不同理解导致的旧
四、原有读音衰落导致的旧
五、辨正字音後产生的旧
六、字形混同导致的旧
七、破假借後产生的旧
八、为难僻字注音的旧
九、原因不明的旧
第二节“如字”
一、如字不是本音,但是常用音
二、如字即本音,也是常用音
三、陆德明观念中的如字
第三节徐音、刘音的特点
一、名物化变读
二、敬指变读
三、带目的地宾语变读
四、形容词的使动变读
五、名词用作动词变读
第三章《经典释文》异读规律
第一节形容词的异读规律
一、形容词与名词的关系
二、与形容词相关的其他变读
第二节“名物化”的异读规律
一、动词因“名物化”而变读的用例
二、形容词因“名物化”而变读的用例
三、与“名物化”相关的几个问题
四、余论
第三节言说类动词的异读规律
一、“言”、“语”
二、“谓”、“曰”、“云”
三、“说”
第四节使动/致使的异读规律
一、及物动词的使动
二、不及物状态动词的使动
三、瞬间性位移动词的使动
四、不及物动作动词的使动
第五节位移动词的异读规律
一、理论背景
二、位移动词的变读类型及变读条件
三、位移动词的变读规律及原因分析
第六节异读规律总结
一、再谈增项变读
二、异读理论总结
第四章研究篇小结

资料篇
……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