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井生活
  • 市井生活
  • 市井生活
  • 市井生活
  • 市井生活
  • 市井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市井生活

5 1.3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豫斌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1

上书时间2024-06-16

a小陈的书摊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豫斌 著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804669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字数 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典藏老北京
【内容简介】
  时光荏苒,老北京昔日的旧影已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在我们的记忆中,老北京是异彩纷呈的,瑰丽、纷繁且复杂,或许那些片段会和我们渐行渐远,所幸,还有“典藏老北京”为我们保留这些关于北京的记忆,还有这些珍贵的照片呈现着曾有过的市井繁华、皇家气派、名人风流、历史风貌,为我们还原一个口耳相传之外的老北京。
  《古城旧影》 主要讲述古都风貌、街市旧影、故都名宅、燕京名胜、著名学府等。
  《皇家气派》主要讲述与皇室有关的建筑、花园、人物、事件等。
  《市井生活》主要讲述市井百业、老铺字号、梨园春秋、民俗风情等。
  《燕京旧闻》主要讲述名人政要、历史写真等。
  编著者经过两年筹备,精心收集了数千幅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涉及领域广泛,包罗万象,视觉冲击力强。通过图文互动,本书深度展现出了一百多年来北京城人、事、物的沧桑变化,再现了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
  “典藏老北京”是一套具有极强收藏性的老北京全景地图。
【目录】
市井百业
风味小吃
豆面糕
艾窝窝
糖卷果
炸糕
 蜜麻花
 焦圈
糖火烧
油面茶
 饽饽
卤煮火烧
褡裢火烧
油条与油饼
开口笑
年糕与切糕
粳米粥
爆肚
炸酱面
麻酱面
豆腐脑
 豆汁
 酸梅汤
冰糖葫芦
店铺摊贩
茶馆
冥衣铺
 裁缝铺
布摊与绸缎摊
估衣行
靯摊
染坊
银钱兑换所
棚行
杠房
 捏面人的
吹糖人的
剃头挑子
修脚的
卖供花的
 算卦、看手相的
耍货车的
卖画儿的
打鼓(儿)的
挑担卖日用杂货的
下苦力的
拉洋车的
拉骆驼的
抬轿子的
木匠
卖水的
铁匠
打执事的
窖冰工
民间艺术
耍耗子
拉洋片
 皮影戏
木偶戏
 天桥的书馆
京韵大鼓
北京琴书
相声
天桥的电影屋子
天桥的戏法场
天桥的把式场
手工织毯
葡萄常
民俗灯笼
风筝
 京绣
 鬃人
老字商号
丰泰照相馆
王麻子刀剪铺
同仁堂药店
鹤年堂药店
长春堂药店
盛锡福帽店
瑞蚨祥绸布店
内联升鞋店
便宜坊烤鸭店
全聚德
烤肉宛
东兴楼
会贤堂
东来顺饭庄
六国饭店
北京饭店
都一处烧麦馆
月盛斋
信远斋
天福号
爆肚张
听鹂馆饭庄
六必居酱园
梨园春秋
戏楼戏台
畅音阁大戏台
漱芳斋戏楼
景祺阁戏台
纯一斋戏台
春耦斋戏台
恭王府戏台
那家花园戏台
吉祥戏园
长安大戏院
文明茶园
新世界
天乐园
中和园
庆乐园
广德楼
 广和楼戏园
开明大戏院
城南游艺园
湖广会馆戏楼
正乙祠戏楼
安徽会馆戏楼
梨园剧种
 国粹京剧
北方昆曲
京剧流派
旦角(梅兰芳)梅派
旦角(尚小云)尚派
旦角(程砚秋)程派
旦角(苟慧生)荀派
老生(余叔岩)余派
老生(马连良)马派
老生(杨宝森)杨派
老生(谭富英)谭派
武生(杨小楼)杨派
武生(尚和玉)尚派
花脸(金少山)金派
花脸(裘盛戎)裘派
花脸(郝寿臣)郝派
花脸(侯喜瑞)侯派
梨园琐记
 “四大徽班”进北京
徽班进京三杰
舞台和道具
 戏班与科班
封箱戏
净丑春节应节戏
旦角春节应节戏
老生春节应节戏
名旦“两福”
梅派琴师的传承
杨宝忠操琴
民俗风情
丧葬礼仪
棺木
灵堂
 出堂
发引
送库
 文场
路祭棚
 下葬
葬后琐礼
孝服
慈禧太后葬礼
光绪帝葬礼
孙中山葬礼
冯国璋葬礼
婚俗礼仪
合婚
相亲
放小定
择日子
放大定
 送嫁妆
迎亲
拜天地
吃子孙饽饽
闹洞房
 分大小
会亲
回门
时令习俗
办年货
祭灶
 除夕
接神
 拜年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庙会风情
厂旬庙会
蟠桃宫庙会
东岳庙庙会
 隆福寺庙会
雍和宫庙会
护国寺庙会
白塔寺庙会
白云观庙会
财神庙庙会
文玩雅韵
琉璃厂老店铺
 尊古斋古玩铺
韵古斋古玩铺
宝古斋古玩铺
 荣宝斋书画店
清秘阁画店
 庆云堂碑帖店
萃文阁刻字店
 来薰阁书店
邃雅斋书店
 松筠阁书店
琉璃厂轶事
杨伯衡巧买鸡心杯
金北楼义收孙成章
张伯驹义买《游春图》
萧书农“捡漏”买珍宝
詹兴祥烧制“仿官窑”
纪晓岚题匾“声遥堂”
酸梅汤滋育出信远斋
郑亲王与笔彩斋
摄政王亲开赏奇斋
博古斋巧收《墨竹图》
光绪帝老师起匾名
福开森吊祭白五楼
陈建侯精仿甜白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