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
九成新书
¥
20
4.1折
¥
49
九品
仅1件
作者姜大成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大成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5511639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5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高等院校中药类专业“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
- 【内容简介】
-
《中药鉴定学》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18章(总论6章,个论12章),共收载常用中药375种,其中包括重点品种109种,一般品种205种,附药61种。为便于学习,重点品种和一般品种在体例上有所区别,重点品种主要论述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质量评价和功效,一般品种中药只简单介绍中药的基源、性状鉴别、化学成分和功效,并且内容尽量从简。
《中药鉴定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中药研制、生产、经营、检验等工作的药学工作者学习参考。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1.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1.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1.1.2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2 中药的命名
1.2.1 中文名称
1.2.2 拉丁文名称
1.3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
1.3.1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1.3.2 中药鉴定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2章 “中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2.1 中药的采收
2.1.1 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2.1.2 中药的现代采收原则
2.2 中药的产地加工
2.2.1 产地加工的目的
2.2.2 药材产地加工通则
2.2.3 常用的加工方法
2.3 中药材的贮藏
2.3.1 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2.3.2 中药的贮藏与保管
第3章 中药的鉴定
3.1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3.1.1 中药鉴定的依据
3.1.2 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3.2 中药鉴定的方法
3.2.1 基源鉴定法
3.2.2 性状鉴定法
3.2.3 显微鉴定法
3.2.4 理化鉴定法
3.2.5 生物鉴定法
第4章 中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4.1 中药的天然资源
4.1.1 中药天然资源的概况
4.1.2 中药天然资源的分布
4.2 中药的人工资源
4.2.1 植物类中药的栽培
4.2.2 动物类中药的养殖
4.2.3 中药的组织培养
4.2.4 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
4.2.5 中成药的生产
4.2.6 药材产地与道地药材
4.3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4.3.1 中药资源的保护
4.3.2 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5章 中药质量标准及其影响中药品质的自然因素
5.1 中药质量标准
5.1.1 药品质量标准
5.1.2 中药质量标准
5.1.3 中药(含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内容
5.2 影响中药内在品质的自然因素
5.2.1 中药品种对品质的影响
5.2.2 植物生长发育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5.2.3 植物遗传与变异因素对中药晶质的影响
5.2.4 环境因素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第6章 药用植物栽培与中药材质量
6.1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况
6.2 道地药材
6.2.1 概述
6.2.2 道地药材形成的自然因素
6.3 药用植物栽培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6.3.1 中药材GAP
6.3.2 商品为栽培来源的中药材质量
6.3.3 野生变家种后的中药材质量
6.4 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对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作用
6.4.1 种质
6.4.2 自然条件
6.4.3 栽培技术
6.4.4 采收和加工
6.5 中药材栽培品的鉴别特点
6.5.1 外观性状
6.5.2 显微特征
6.5.3 活性成分含量
第7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8章 茎木类中药
第9章 皮类中药
第10章 叶类中药
第11章 花类中药
第12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13章 全草类中药
第14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15章 树脂类中药
第16章 其他类中药
第17章 动物类中药
第18章 矿物类中药
附录1 中药及动、植、矿物中文名索引
附录2 中药拉丁名索引
附录3 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索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