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
  • 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盛世危言:远观中国大战略

18 4.3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宁夏银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薛理泰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鑫茂书社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薛理泰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7624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1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正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国崛起的阴影下,中国与西方大国,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变得越发微妙;朝鲜半岛剑拔弩张,朝鲜屡次进行的核试验让东北亚国家的核竞赛一再升级,令中国陷入核国家的包围圈;南海局势急转直下,南海诸国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纷纷发难,中国在海洋疆域上面临的问题已从简单的海洋权益之争转变为海洋战略博弈;外患加重的同时,内乱不减,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加剧,群体事件频发。国内外矛盾聚焦之下,本书映照现实,环顾当下,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鞭辟入里,振聋发聩。

【作者简介】
  薛理泰,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曾任香港《明报》中国版主编及资料室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军事战略、两岸关系、东北亚安全局势及中美关系等,曾与美国学者约翰刘易斯等合作著有《中国制造原子弹》、《不确定的伙伴: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中国的战略海权》、《中国军事决策机制》等多部中英文专著。
  薛理泰教授是美国著名华裔学者,也是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战略与安全问题评论家。近年来,他先后在《国际安全》、《中国季刊》、《明报》、《信报》、《苹果日报》、《联合早报》、《21世纪经济报道》、《领导者》等报刊发表时评数百篇,并长期担任《联合早报》、凤凰网、中国网、《苹果日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大战略思考
第1章 中国大战略:严峻挑战从何而来?
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中美领导人的一系列讲话后,高调推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崛起会复制国际关系史上“崛起必霸”的模式吗?中美关系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的翻版吗?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决策者们的高度关注。
此篇长文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映照现实,环顾当下: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中美关系的恶化是否会重演历史的悲剧?中国打破历史魔咒的关键何在?有哪些因素正在改造新型的大国(中美)关系?中国又将如何利用自己的传统优势和国际环境来应对猜忌和围堵?
历史魔咒发人深省
峰会开启新的历史起点
美军剑锋指向亚太
历史上“老大”容不得“老二”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新型大国关系研究付诸阙如
课题研究具有紧迫性、可行性
中、美互补型经济互相依存
联合国生机勃勃
中国战略文化与以往崛起国不同
积极防御与“非攻”一脉相承
历史上中国从不对外扩张
中国传统上不重视制海权
核武器抑制大战爆发
中国受益于当代国际格局
中国无意加入国家集团
中国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中国人宗教观不足以挑战美国
狂热的意识形态一去不复返
中国内政积弊急需解决
未来美国依然执全球之牛耳
伊朗核问题牵制欧美
新型大国关系的挑战来自何方
未来北京因应之道
结语
第2章 中国核战略:如何应对核包围圈?
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东北亚核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以这一事件为契机,以更加广阔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面临的核环境,指出了中国现有的核战略局限,分析了东北亚国家的核竞赛,以一种更加宏观的战略视野来思考新的核态势下的中国核战略。本文史无前例地提出“有效核报复”应成为中国的核战略,且该战略现已被中国军方采纳。
中国处在核包围圈中
既定战略“有限核报复”
新战略的各种表述方式
“自卫防御”易误导对方
“威慑”无法以量级评估
沿用既定战略为唯一选择
多层面之政策考虑
东北亚核竞赛令人怵忧
日本核武装阻碍中国统一
新的核态势究竟如何?
第3章 中国内政战略:盛世危言与社会和谐
2012年7月初,四川什邡发生群体性事件。本文以这一事件为引子,分析当下中国面临的内外局势以及传统维稳方式的局限性。与其他传统的分析方式不同,本文展现了上下、内外因素的互动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政治稳定,指出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本文亦分析了美国社会的长处,提出了创造性的改革意见,其重点论述的司法改革亦为当下中国的改革决策者所采纳。
“老大”、“老二”怪圈触目惊心
国际情势形格势禁
唯恐天下不乱之徒剧增
底层杰出人士仕途渺茫
强制力维稳难以持久
盲信谣言 民心浮动
盛世之毁指顾间事
政治改革欲速不达
国家兴衰决定于战略规划妥否
美国评估中国战略规划能力
什邡抗争事件之启示
社会不公正成为动乱之源
美国鲜有群体性冲突
美国社会何以比较和谐
维稳宜以司法公正为抓手
社会和谐须治标、治本双管齐下
改革陪审制 彰显中国人权
民众监督司法以提高政府公信力
大金额民事、经济案变通办法
整顿司法必须奖惩兼施
结语
第4章 中国战略方向:历史教训与当前大患
2008年,始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北京顺利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形势在此一年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此文发表于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前夕,是对新形势下中国战略方向的全面总结和思考。本文通过总结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略成败,警醒世人战略规划之重要,并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洞察了2009年后至今中国周边局势的急转直下。
《隆中对》预言天下三分
《邺城对》彪炳青史
日军锐意南进铸下大错
东北关乎内战结局
主要、次要战略方向的关系
主要战略方向之变迁史
当前中国面对若干战略方向
武警应付疆独足矣
朝鲜核武器牵制中、日两国
关于南沙的战略思考
印度难以从事两线作战
印度战略态势上的弱项
中、印不可能爆发大战
台海仍是心腹之患
第二部分中国周边隐患不断,挑战此起彼伏
第5章 朝鲜半岛剑拔弩张:如何化解朝核问题
自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以来,中国周边核环境急转直下,朝鲜半岛局势更加堪忧。2010年3月26日,载有韩国海军104人的天安号护卫舰,在黄海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突然爆炸沉入海底,导致舰上46名官兵死亡。2010年11月23日,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炮兵阵地。这两起重大事件均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朝鲜半岛的局势波诡云谲,对中国的对朝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这一背景,对朝鲜半岛局势做出了精准的预判,并分析了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中国应采取“以变应变”的对策。
勿慕虚名而处实祸
平壤距核导弹一步之遥
朝核试足以牵制中、日
朝鲜猜忌心理颇重
中、朝潜在的边界争端
平壤核讹诈转向之可能性
中国为朝鲜承受民族牺牲
半岛无核化命乖运蹇
平壤软硬兼施,一石二鸟
向美国示好,拉上中国垫背
平壤危机处理可圈可点
战略思考以国家利益为上
迟到的历史反思
第6章 南沙多国对立: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自2010年起,南海局势急转直下。越南、菲律宾等国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纷纷在南海发难,中国在海洋疆域上面临的问题从简单的海洋权益之争转变为海洋战略博弈。这一局势的复杂化一直延续到2012年的中菲黄岩岛对峙和今日南海问题尖锐而复杂的争端。本文在深刻分析南海问题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剖析了中国应如何应对越南在南海的行动,以及如何利用东盟内部、美国的战略考量来实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其中,有关越南将染指太平岛的预判向“台湾当局”提供了强烈的预警信号,也为中国解决海疆争端提出了重要的应对手段。
《拨开迷雾,拆散对方联盟为先——谈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南海行动准则仅能延缓冲突爆发
掌握深海采油技术 中国立场趋强硬
慕虚名而受实祸 智者勿为也
了解南海症结 立于不败之地
九段线的来历及其影响
历史上的南沙主权争端
太平岛被中国长期掌控
历史和现实必须兼顾
北京必须持有变通手段
南沙群岛现况及其由来
列国开发油气资源状况
中海油精明反被精明误
东盟国家在南海的不同立场
最大的梗阻在于越南
越南“北稳南进”策略奏效
河内远略近策高人一筹
八十年代失去了南进的时机
列强介入强度之分析
结语
《“绝地”转换,待机而动——谈如何打破南海僵局》
越南在南海“借花献佛”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主权争端:现实重于历史
中国嵌入南海的有力楔子
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仍然适用
越南在南海的政策底线
河内对北京实施“战略欺骗”
美国介入南海的动向
中国切忌在南海贸然用兵
太平岛:异日南海争斗之焦点
台北加强太平岛守军实力
美国不会介入偶发性军事冲突
以北部湾牵制南沙
其他相关举措
第7章 台海狼烟再起:如何破解台湾迷局
2010年正值马英九当政两周年、台海关系迅速回暖的时节。当年6月,两岸正式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本文发表在这一背景之下,针对美国、大陆和台湾三者之间在这一当口的复杂关系,针对美国军援、大陆和台湾各自的战略判断等,均提出了超越当下时间节点的判断和建议,亦对两岸关系的走势进行了精准的分析。
外援不足恃 期望值不宜过高
以现实态度评估美国军援
华盛顿政策以变应变
北京须保持头脑清醒
台北应优先制定合适战略
不二法门:台海狼烟不起
关乎马英九连任之玄机
历史转捩点始于足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