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极限
  • 挑战极限
  • 挑战极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挑战极限

2 1.1折 19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万猛、万钢、万德光 著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7-15

郑苗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万猛、万钢、万德光 著
  •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0939528
  • 定价 1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1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挑战极限》共15章,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激发竞技运动员积极进取的动机,努力发掘自身的极限潜力,了解极限概念,学会运用极限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变化训练内容,不断提高弱极限的承载能力。为此,教练员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并认真指导计划的实施。
第二类:从不同角度、不同运动项目研究、探索人体运动能力的极限问题,书中既有生理生化方面的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又有各种运动项目的专家、学者对人体生理学、运动心理学、遗传学?竞技体操和花样滑冰、铁人三项、击剑的研究成果。
第三类:挑战人体极限,发掘人体极限能力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人体激素的调节(积极方面)、机能增进手段(对人体有利的一面)、运动心理训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通观全书,既有作者本人的论著,又吸收了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各类人群的阅读,便于学习和携带。
【作者简介】
万德光,教授,1938年6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原任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兼科研委员会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举重协会顾问。曾任中国举重队教练,两次带队参加世界、亚洲举重比赛,1982年经全国统考以优异成绩派往德国留学,1984年学成回国,1988年以客座教授身份受聘于德国弗赖堡大学体科所。1995年去泰国讲学,2005-2007年去马来西亚任举重教练。曾多次任亚洲、全国教练员学习班讲师。
掌握德语、英语、俄语,先后发表专著、译著、合著16部,代表著有《英汉体育词汇》《简明体育教学法》《现代力量训练》等,并与他人合作两次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在担任教练员期间,培养了奥运会第6名、亚洲纪录创造者、世界青年纪录创造者肖明林、姜凯.吴怀炳等,其中国际健将3人、运动健将18人,6人入选国家队,并在第24届奥运会和世锦赛上获得好成绩,多次受到中国举重协会、北京体育大学的嘉奖,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万猛(1973~),北京市人,祖籍江西南昌。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获得:全国高级健美教练员证书、游泳教练员证书、铁人三项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田径、游泳二级裁判员证书等。现任教于北京工商大学,从事体育和健康理论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万钢(1979~),北京市人,祖籍江西南昌。200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及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是国家一级举重裁判、二级田径、健美裁判。具有较高的教学训练水平,现工作于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
【目录】
第一章竞技运动中的极限问题
第二章从元极图中的“极”来认识极限问题
第三章努力成为一名挑战极限、勇于创新的优秀教练员
第四章从生理学角度看人体竞技能力的极限
第五章从支撑运动器官看人体竞技能力的极限
第六章竞技运动的遗传极限
第七章耐力项目的人体竞技能力的极限
第八章从技术一造型类运动项目看人体竞技能力的极限
第九章人类竞技能力的遗传和极限
第十章竞技挑战者的恢复重建(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
第十一章竞技运动中人体激素的调节
第十二章机能增进辅助手段(对竞技运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第十三章高度竞技运动中准备活动对肌肉拉长和伸展的意义
第十四章关节肌肉平衡的意义
第十五章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