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次遭遇封锁禁运始末
  • 中国首次遭遇封锁禁运始末
  • 中国首次遭遇封锁禁运始末
  • 中国首次遭遇封锁禁运始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首次遭遇封锁禁运始末

全新正版,现货速发

34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志凯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7-04

果西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志凯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0004692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1949年后,期盼在难得的和平环境中,以独立自主的地位、平等互利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却遭到了以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新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对外贸易不仅没有被窒息,反而在封锁禁运中发展:总额于1951年开始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水平并不断增加,进出口比改变了近代以来数十年入超的局面,商品结构向着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方向变化。另一方面,“封锁”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特别是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导致全面“封锁”于1957年破产。此次“封锁”至20世纪70年代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经历揭示了世界贸易中的一个辨证关系:“封锁”与“被封锁”总是相对的。“封锁”了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这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实施者来说成了“禁区”,反过来实施者也就“被封锁”了。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具有广阔市场、丰富资源、众多劳动力的大国实施“封锁”,其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我国推进国际经济往来的关键在于自身方针政策的选择与实施。当代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仍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贸易斗争反映在贸易壁垒、加征关税、技术封锁、金融博弈等多方面,须臾未曾停歇。在新形势下,回顾新中国应对西方“封锁”、“禁运”的历史,不仅能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国对外交往之不易,而且能够从后发国家应对国际贸易能力的变化中得到启迪:后发国家的自主能力是能否较好应对国际争端的关键。
【作者简介】
董志凯,女,1944年8月生,上海人。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现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业绩:对中国现代经济史有深入的研究,出版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等专著,发表了相关论文数十篇,填补了国内学术空白。在国家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方向: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