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1949-199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1949-1994)

77 全新

库存4件

山东临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雪光 著;郝大海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0

书友kw6453144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雪光 著;郝大海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89901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382千字
  • 原版书名 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
  • 丛书 社会学译丛·理论前沿系列
【内容简介】
  《社会学译丛·理论前沿系列·国家与生活机遇: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1949—1994)》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作者简介】
  周雪光,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参加南开大学社会学班培训,199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任教。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和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学刊》、《社会力》、《行政科学季刊》、《组织科学》、《比较政治研究》等期刊上。

  郝大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5年、2001年先后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主要教学领域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
【目录】
序 言   1  
对转载授权的致谢   5 

第1章 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1
        1.1 引言   1
        1.2 比较视角下的社会分层   4
        1.3 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6
        1.4 改革时期的制度转型与分层过程   23
        1.5 本书的内容简介   30  

第2章 概述:历史背景和研究设计   32
        2.1 中国城市历史背景的变迁   33
        2.2 再分配体制和生活机遇的演变   36
        2.3 来自“国家和生活机遇”项目的生活史资料   44
        2.4 研究设计的思路   48
        2.5 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   53
        2.6 本章总结   57       

第一部分 再分配和分层动态过程:经验证据   

第3章 教育分层   61
        3.1 教育和社会分层:研究问题   62
        3.2 教育机会的历史演变   66
        3.3 国家政策、社会出身与教育获得:进一步分析   71
        3.4 本章总结   84  

第4章 劳动就业:首个工作的获得模式   87
        4.1 比较视角下的“工作”概念   88
        4.2 对劳动就业模式的描述   92
        4.3 对进入首个工作的解释:总体模式   95
        4.4 不同时期工作获得的模式   99
        4.5 本章总结   107  
第5章 “文化大革命”的孩子们:“上山下乡”经历   109
        5.1 研究问题   111
        5.2 “上山下乡”经历的历史背景   113
        5.3 “上山下乡”事件的历史模式   116
        5.4 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影响   117
        5.5 “上山下乡”经历的后果   123
        5.6 本章总结   132  
第6章 攀爬政治阶梯:官僚的职业模式   135
        6.1 引言:中国官僚机构的人事制度   137
        6.2 中国城市中官僚职业模式的解释:两种模型   142
        6.3 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模式   149
        6.4 进入行政和专业职业   151
        6.5 入党   155
        6.6 中国官僚体系的晋升模式   159
        6.7 本章总结   167  

第二部分 对后毛泽东时代制度变迁的评估   

第7章 经济转型与收入不平等模式的变化   171
        7.1 再分配和市场化:对收入不平等的意义   173
        7.2 收入决定因素的截面分析   176
        7.3 两个时期变化的比较:追踪数据的混合模型   182
        7.4 对地区差异的考察   188
        7.5 与OLS结果及其他研究的比较   192
        7.6 本章总结   193  

第8章 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196
        8.1 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197
        8.2 隐性经济收益的分配:历史回顾   200
        8.3 案例分析:住房分配的决定因素   203
        8.4 本章总结   213  

第9章 制度变迁与工作转换模式   216
        9.1 作为研究重点的工作转换模式   217
        9.2 工作转换模式的历史趋势   222
        9.3 解释各历史时期的工作转换模式   224
        9.4 本章总结   237  

第10章 经济转型与生活机遇: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   240
        10.1 制度变迁与生命历程的意义   242
        10.2 实证意义   245
        10.3 历史背景、同期群属性和演变中的机会结构   248
        10.4 对机会和风险变化的反应:工作转换模式中的同期群差异   252
        10.5 经济回报的同期群差异   257
        10.6 本章总结   260 

第三部分 总结与结论   

第11章 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分层:总结与评估   265
        11.1 官僚阶级命题的再思考   266
        11.2 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   274
        11.3 社会分层中的再分配制度   276
        11.4 国家社会主义分层动态过程:理论意义   277
        11.5 进一步的问题   279  

第12章 分层动态过程与制度转型   281
        12.1 对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282
        12.2 中国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   287
        12.3 从社会分层到制度转型   292
        12.4 中国经验的比较意义   295  

参考文献   298  
索引   321  
译后记   39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