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600 七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武进臧庸

出版人学海堂

年代清晚期 (1851-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4 × 15.5 × 2 cm

册数2册

上书时间2024-05-06

橡椿杨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商品描述
清代学海堂精刻本【拜经文集】2册全套,刊刻精湛。作者武进臧庸,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大开本,学海堂为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

书口处刻“咸丰庚申补刊本”,咸丰七年九月,英军攻粤,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并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计八卷,此即“咸丰庚申补刊本”。 

【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阮元主编。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户、礼、兵、工等部侍郎,两湖、两广、云贵总督等要职,加太子少保衔,擢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生平持躬清慎,奖掖笃学之士。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经学。主张用经于书,遗经于世。督广时创设学海堂,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 

学海堂 清代书院。在广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初,阮元为两广总督时建立,并讲学其中。有学长八人,分任教学。

臧庸(1767-1811),清学者、文学家、考据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武进人。与弟礼堂,俱师从浙江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计讨论学术。庸沈默朴厚,学术精审。后入浙江巡抚阮元幕府。

是书为学海堂【皇清经解】之零种,经修有衬,品佳,封底面后换,品相如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