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统计学原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2 八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江平、刘登辉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g8-7

上书时间2023-10-15

新知图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江平、刘登辉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811178258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3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统计学原理》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参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统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和吸收有关统计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作者总结多年统计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统计学原理》共分10章,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调查及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二是主要统计指标及指数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是时间数列、抽样推断及相关与回归分析的特点和方法;四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内容及指标。《统计学原理》概念准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
《统计学原理》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及民办高校的财经管理和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实际经济工作人士的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总论
1.1统计学概述
1.1.1统计学的含义
1.1.2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2.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3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3.1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3.2标志与统计指标
1.3.3变异与变量
1.3.4统计指标体系
课后习题

第2章统计调查
2.1统计调查的意义与种类
2.1.1统计调查的意义
2.1.2统计调查的种类
2.2统计调查方案
2.3统计报表
2.3.1统计报表的基本概念
2.3.2统计报表的种类
2.3.3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2.4统计专门调查
2.4.1普查
2.4.2重点调查
2.4.3典型调查
2.4.4抽样调查
课后习题

第3章统计整理
3.1统计整理概述
3.1.1统计整理的重要性
3.1.2统计整理的内容与程序
3.1.3统计资料的审核
3.1.4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
3.1.5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3.2统计分组
3.2.1统计分组的意义
3.2.2统计分组的作用
3.2.3统计分组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3.2.4统计分组的方法
3.2.5统计分组的形式
3.3分配数列
3.3.1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3.3.2变量数列的编制
3.4统计表与统计图
3.4.1统计表
3.4.2统计图的绘制
课后习题

第4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4.1总量指标
4.1.1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4.1.2总量指标的种类
4.1.3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4.2相对指标
4.2.1相对指标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4.2.2相对指标的作用
4.2.3相对指标的种类及相应计算方法
4.3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计算和运用
4.3.1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4.3.2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4.3.3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课后习题

第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5.1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5.1.1平均指标的概念
5.1.2平均指标的作用
5.2平均指标的种类及相应计算方法
5.2.1算术平均数
5.2.2调和平均数
5.2.3几何平均数
5.2.4中位数
5.2.5众数
5.2.6平均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5.3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
5.3.1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
5.3.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5.3.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5.4标志变异指标
5.4.1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
5.4.2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5.4.3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
课后习题

第6章时间数列
6.1时间数列概述
6.1.1时间数列的含义与种类
6.1.2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6.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6.2.1发展水平
6.2.2平均发展水平
6.2.3增长量
6.2.4平均增长量
6.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6.3.1发展速度
6.3.2增长速度
6.3.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6.3.4季节变动的测定
6.4长期趋势的测定
6.4.1时距扩大法
6.4.2移动平均法
6.4.3分割平均法
6.4.4最小平方法
6.4.5拟合长期趋势方程时应考虑的问题
课后习题

第7章统计指数
7.1统计指数概述
7.1.1统计指数的意义
7.1.2统计指数的作用
7.1.3统计指数的种类
7.2综合、区域与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7.2.1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7.2.2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7.2.3区域指数
7.2.4计划完成情况指数
7.3平均指数
7.3.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7.3.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7.3.3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比较
7.3.4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法
7.3.5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7.3.6价格指数的应用
7.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7.4.1指数体系
7.4.2因素分析法概念
7.4.3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
7.4.4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
课后习题

第8章抽样推断
8.1抽样推断概述
8.1.1抽样推断的概念与特点
8.1.2抽样推断的作用与内容
8.1.3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8.2抽样误差
8.2.1抽样误差的概念
8.2.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8.2.3抽样平均误差
8.2.4抽样极限误差
8.2.5抽样误差的概率度
8.3抽样推断方法
8.3.1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8.3.2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课后习题

第9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9.1相关分析
9.1.1相关关系的概念
9.1.2相关关系的主要特征与种类
9.1.3相关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9.1.4相关系数的测定
9.2回归分析
9.2.1回归分析的特点
9.2.2线性回归方程的确定
9.2.3估计标准误差的测定
9.2.4运用回归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9.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课后习题

第10章国民经济核算
10.1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10.1.1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
10.1.2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
10.1.3国民经济产业划分
10.1.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0.1.5经济类型分类
10.1.6经济资产及分类
10.2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
10.2.1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
10.2.2国内生产总值
10.2.3国内生产净值
10.2.4国民总收入
10.2.5国民净收入
10.2.6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课后习题
附录正态分析概率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