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路径
  • 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路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路径

17 4.4折 39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徐汇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伟康 著;傅昌銮;钱晨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21

粉柚滴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伟康 著;傅昌銮;钱晨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781625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傅昌銮、钱晨、潘伟康编*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路径--基于浙江案例的研究》首先从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国际化理论等研究文献基础上来解释出口型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机制、模式与路径;其次在对浙江省典型产业集群实地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基础上,分析我省出口型制造业产业集群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浙江出口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然后构建浙江出口型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集群国际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促进我省出口型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傅昌銮,男,1975年11月出生于浙江浦江,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研究领域:中小企业集群、农村金融等。研究成果:近年来,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三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排名第三出版的专*被评为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研究报告获得过浙江省副省长批示,另有研究报告被浙江省金融办采纳。    钱晨,女,1983年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博士,讲师,现任教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社会兼职:浙江省商务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研究领域:区域经济与公司治理。    潘伟康,男,1990年8月出生于浙江浦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                                 
【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和思路第2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国际化研究  2.1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体特征    2.1.1  地理空间布局    2.1.2  区域发展基础    2.1.3  内部组织形态    2.1.4  企业网络关系    2.1.5  地方根植性  2.2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现状    2.2.1  国际化发展阶段特征    2.2.2  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2.3  国际化水平总体现状评价    2.2.4  国际化发展阶段判断论证  2.3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必要性    2.3.1  全球价值分工的必然趋势    2.3.2  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2.3.3  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驱动第3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内外环境分析  3.1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动态分析    3.1.1  动态比较优势变化    3.1.2  出口动因变迁    3.1.3  外部环境变化  3.2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影响因素    3.2.1  宏观层面    3.2.2  中观层面    3.2.3  微观层面  3.3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3.1  存在的问题    3.3.2  面临的挑战第4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机制与动力研究  4.1  浙江省总体发展阶段研究    4.1.1  处于工业化后期,正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    4.1.2  要素驱动型增长式微,迫切需要转换增长动力    4.1.3  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期,亟须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4.2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机制探究    4.2.1  模式创新机制    4.2.2  全球价值链治理机制    4.2.3  内部合作竞争机制    4.2.4  外部战略资源获取机制    4.2.5  政策激励机制  4.3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动力分析    4.3.1  动力系统和演化系统    4.3.2  经济产业因素    4.3.3  区位资源因素    4.3.4  集群组织因素    4.3.5  政策环境因素第5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与路径研究  5.1  浙江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    5.1.1  全球价值链理论    5.1.2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    5.1.3  区域经济国际化模式  5.2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环节特性    5.2.1  生产环节国际化    5.2.2  销售环节国际化    5.2.3  品牌建设国际化    5.2.4  中介服务国际化    5.2.5  资本运作国际化  5.3  浙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商品结构优化    5.3.1  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和问题    5.3.2  出口制造业转型的现状和动力    5.3.3  出口制造业转型途径    5.3.4  其他典型外向型经济省份的经验借鉴    5.3.5  基本结论与主要启示  5.4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模式探索    5.4.1  内向国际化    5.4.2  外向国际化    5.4.3  综合国际化    5.4.4  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模式  5.5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路径选择    5.5.1  传统“三阶段”国际化路径    5.5.2  新型“跨越式”国际化路径——国内价值链(NVC)的构建    5.5.3  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并进    5.5.4  培育高端“智造”产业集群第6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典型案例比较研究  6.1  集群企业国际化典型案例    6.1.1  正泰集团国际化——“稳扎稳打,三十而立”    6.1.2  尹氏集团国际化——“用品牌设计铸就桑巴梦”    6.1.3  TCL国际化——“并购和全球营销的领军者”    6.1.4  越美集团——集群式“走出去”的典范  6.2  典型集群国际化成长路径    6.2.1  安吉椅业产业集群    6.2.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    6.2.3  温州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第7章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7.1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阶段性特征  7.2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制约因素  7.3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群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7.3.1  一条主线——借力两化融合和互联网 推动产业升级    7.3.2  提升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的内生完善机制    7.3.3  提升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的配套政策措施附录1:调查问卷附录2:访谈提纲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