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10 4.0折 25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帆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书友kw5660976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帆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036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18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对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反贫困基础理论的研究。本书力求说明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识”,即以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寡能否满足人类需要的贫困观所描述的并非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而是一种现代文明的建构。贫困究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人与人关系的表达。流行的反贫困/发展话语正处于现代性的危机之中,在一个倡导价值和选择多元的时代,应提倡援助者/发展方虚心了解贫困者生活世界的内容,将所了解到的地方性知识与反贫困实践结合起来,为贫困群体重建他们的生活世界,重建他们正在消失的共同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作者简介】
张帆,江津人。人民日报主任记者,法学博士。长期致力于贫困地区发展和反贫困的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从业以来,有多篇新闻作品获得省、部级新闻奖,学术兴趣集中于人类学的发展问题、文化经济学、传播学理论等领域,已先后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一 贫困问题的现实与贫困的现代性话语

  1 苦聪人重返老林的启示

   2 贫困话语的现代性预设

  二 贫困现代性研究的简要回顾

   1 国外学者关于贫困现代性的研究

   2 国内学者有关贫困现代性的探讨

  三 贫困作为人与人关系的表达

   1 贫困的社会性存在

   2 现代性贫困观的历史文化缘起

   3 现代性贫困观的权力关系

   4 反贫困/发展话语的现代性危机

  四 多元视角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1 贫困研究的主体间性视角

   2 贫困研究的后现代视野及其局限性

第一章 贫困话语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以穷为恶的古典贫困观

   一 目的论背景下的古典贫困观

   二 需求与欲求:产生贫困的分水岭

   三 贫困是恶的潜在根源

  第二节  以穷为荣的中世纪贫困观

   一 追求至圣目的的中世纪

   二 受上帝眷顾的穷人

   三 基督教人文主义与贫困世俗化的开启

   四 宗教改革与贫困的祛魅

第二章 现代性贫困观的形成及扩展

  第一节  作为社会自然遗存的贫困

   一 欲望与自利的合法化

   二 需求、匮乏与贫困之间的现代联系

  第二节  贫困经济意义的历史性发现

   一 贫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

   二 贫困与市民社会的构建

  第三节  现代性贫困观的扩展和运用

   一 收入贫困以及发展经济的减贫策略

   二 能力贫困、贫困文化以及“扶贫先扶智”式的减贫策略

   三 文化维度的引入与权利贫困的构建

第三章 贫困性“他者”建构与消解

  第一节  贫困性“他者”的建构

   一 进步论与贫困性“他者”的构建

   二 贫困性“他者”的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他者”的贫困真相

   一  “高尚野蛮人”对传统认知的挑战

   二 文化的“进化”及其限制

   三 布须曼人的“原初丰裕社会”

   四 廓清贫困性“他者”的现代性迷雾

第四章 权力遮蔽下的贫困现代性话语

  第一节  自然主义贫困话语的权力本质

   一 人类需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二 劳动力商品化中的贫困

   三 市场经济生成中的贫困

   四 看清产生贫困的“自然法则”

  第二节  “普世性”贫困话语的权力本质

   一 分裂式发展制造贫困

   二 文化的灭失导致贫困

第五章 反贫困/发展的现代性展开

 第一节  反贫困/发展话语的知识政治

   一 现代反贫困/发展理论的“前世今生”

   二 两套反贫困/发展理论的话语权争夺

  第二节  反贫困/发展现代性展开的基点

   一 现代性的双重性

   二 第三世界反贫困/发展话语的产生与传布

  第三节  反贫困/发展:从结构调整到对人的干预

   一 发展经济学的路径:从结构调整到文化调适

   二 现代化理论的路径:从消除“二元对立”到人的重塑

第六章 反贫困/发展话语的现代性危机及前景

  第一节  反贫困/发展话语的实践困境

   一 经济增长≠反贫困/发展

   二 科学农业与乡土经验的冲突

   三 日益被边缘化的“目标群体”

   四 参与式的“装饰效应”

  第二节  重建贫困群体的生活世界

   一 反贫困/发展话语的解构与再结构

   二 重建贫困群体的生活世界

   三 探寻另类生活的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