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学·科举·文化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学·科举·文化史

正版书籍 推荐选购w

25.8 8.9折 29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威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尔曼 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转角小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艾尔曼 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译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71191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除了过去译成中文的若干篇论文外,此次文集中新翻译的五篇文章,所涉主题从尼采盛期哲学中所见来自亚洲佛教的影响,到经学在明清科举制度中的作用,所涉内容比较广泛。中文世界的读者应该会对有关尼采的文章感到兴味,因为尼采曾对王国维、鲁迅等20世纪初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反之,我们亦需认识到,西欧早在19世纪晚期已颇受亚洲思想的影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叔本华对尼采、王国维都曾产生过影响。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El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国教育部特聘长江讲座教授。
【目录】
自序

尼采与佛教
叔本华与尼采
尼采与佛教

明代政治与经学:周公辅成王
经与权
汉、唐注疏
宋代观点
明初对周公标准之运用
明初经、传及典籍之编纂
明代对周公及永乐之治的观点
清代关于周公之辩论

道学之末流——从宋明道学至清朝考证学的转变
过去的复兴
古代与现代
学术话语的转变

18世纪的西学与考证学
导言
北京的算学馆
康熙朝的《历象考成》
古代中国算学的复原
古代中国算学的辑佚与校勘
《算经十书》的复原
宋元算书的重现
乾隆《四库全书》对西学的批评
清代《四库全书》中的天文算法
阮元与《畴人传》-_
文人们的自然学:经典与算学
考证研究时代文人们的算学
复兴古代算学的作用

作为哲学的考据:清代考证学中的观念转型
引言
知识的问题
“仁”的重估
从戴震到阮元
从阮元到焦循
义愤填膺者:方东树
结语:政见及其先决条件

中华帝国后期的科举制度
综述
清朝末期的教育理念
教育、社会与考试
政治更新
社会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
权利、政治与科举
识经能力和社会层面
知识领域
权威丧失与去经典化
改革与革命

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
清代科举之演进
科举与经学正统
晚清策论题的汉学宋学之争
古文尚书之争
尚书策沦题之改变
科举乡试策论之改变
会试策论题之转变
结语
明清华南乡试中史学知识角色的转变
中华帝国晚期的史学研究
策问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
1516年浙江策问中的史学观
1594年福建乡试策问中史学策问
1654年的史学策问及答卷分析

经典释传与明清经义
语言、经学、书法和文化复制
八股文和成化十一年(1475)后的形式主义文风
科场外的文人异见

重思儒学
方法论问题,目标和方式
成问题的“现代化叙事
20世纪的儒学重塑
士人身份、医学和儒学话语中的性别
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儒家理论和实践
连锁性主题
儒术
对“中国”或“儒学”的种种借用
国家一社会构成的种种变形
术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