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甲骨文丛书·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未拆封 轻微磕碰

158 4.3折 368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吉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兰]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5-01-02

嗷嗷嗷2018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兰]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2
  • 版次 1
  • ISBN 9787522803968
  • 定价 3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872页
  • 字数 1,341.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欧洲、美国……茶在全球扩散的历史却不只是茶本身的历史,各种与茶有关的故事交织成了一部全球史。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经济是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和军事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茶叶促进了中日、中韩文化的交流;茶是航海、英荷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茶的历史是全球化的传奇,可惜的是许多关于茶的流行思想和许多流行的茶历史充满了神话和错误。本书以将近800页的厚重文本,讲述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高地上隐藏的茶的起源、古老民族的饮茶方式、中国将茶的发扬光大、因茶而变的人物命运……让我们跟随茶的脚步,跨过大海,穿越沙漠,去探究被众多现代外衣包装、作为今日全球饮料的茶的真相。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治·范·德瑞姆(George van Driem),伯尔尼大学名誉教授,印度理工学院古瓦哈蒂分校杰出客座教授,爱丁堡大学高级研究院伊莎贝尔·达尔豪西研究员。曾为喜马拉雅山以前未描述的语言,即林布语(Limbu)、杜米语(Dumi)、邦唐语(Bumthang)和宗喀语(Dzongkha)写过若干语法书。在不丹,他在不丹政府的主持下对该王国进行了一次语言调查,收集了三种以前不为科学所知的语言的第一批语言数据,即洛普语(Lhokpu)、工德语(Gongduk)和黑山门巴语(Black Mountain Mönpa)。除了语言描述和大量科学文章外,他还出版了两卷本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2001)和Ethnolinguistic Prehistory (2021)。

译者简介

 

李萍,东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入选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8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近六年来在全国各地主讲了20余场以茶道为主题的讲座,牵头组织了对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等地的茶行业发展的考察。

 

谷文国,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佛学院讲师,《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执行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和中国茶道、《群书治要》研究。专著有《祀典与伦理:周公及其祭礼研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编著《为政以德十二讲》,译著多部。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20余篇文章,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

 

周瑞春,哲学博士,无锡太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大益三阶职业茶道师。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西苏格兰大学客座研究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8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

 

王巍,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现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参与组织过三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参与“阳明心学与黔地茶文化的意义建构”科研项目。在《农业考古》等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茶道学术论文。
【目录】
前 言 28

地图和图例 9

地图 9

图例 9

第一章 原始茶的起源 1

人种语言学角度的简序 1

茶树的多样性及其部分近亲 12

拨开时间迷雾,寻踪原始茶 18

一个源于古跨喜马拉雅语系的表达茶的词根 22

一个源于古澳亚语系的茶字词根 24

腌渍的食用茶转变为发酵的饮用茶 34

茶的原初故乡中茶字的古代和现代词根 36

 

第二章 茶在中国的传播 39

关于茶的文字记载 39

汉字“荼”到“茶”的演变 43

从汉代到隋代 46

茶在唐代走向兴盛 52

石桥下的弃婴,日后的茶圣 53

茶圣长大成人 55

陆羽的著作及晚年 57

茶与沏茶之水 59

茶文化和瓷器的繁荣 61

西藏人饮茶始于唐朝 69

茶税的征收始于唐朝 72

包围圈中的宋朝 73

宋朝的精致之道 77

中国茶文化在明代的中兴 84

宝岛台湾 88

清代及中国六色茶系的形成 96

中国绿茶家族 104

白茶及白化栽培种 108

中国黄茶 111

青茶、乌龙茶和岩茶 111

中国红茶 114

中国发酵茶或黑茶 119

花茶、草本代茶饮、潘趣酒和鸡尾酒 127

 

第三章 茶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半岛 135

茶初入日本 135

茶再入日本 137

佛教寺院中的茶礼 145

斗茶和俗界中的茶 146

能阿弥将茶从茶亭引入室内 148

战乱时代的宁静绿洲 151

武野绍鸥接续珠光未竟的事业 155

千利休 156

由“利休七哲”发展出的茶道流派 161

通过千氏家族传承的茶道流派 164

茶道的固化 168

碾茶和抹茶的生产与制作 170

日本的烘青绿茶,又叫釜炒茶 172

煎茶、新茶和番茶 177

冠茶、玉露茶和鲜味 184

其他各种日本茶 190

日本茶文化走出国门 192

日本茶树的栽培品种及茶叶生产 194

日本茶的创新和怀旧式复归 197

一种有日文名却非日本的茶饮料 199

茶抵达朝鲜半岛 201

朝鲜半岛茶的复兴 205

 

第四章 东西方的相遇: 勇敢的葡萄牙人 208

陷入困境 208

丝绸之路上的茶 214

起航前往日本 218

受到意外欢迎 224

要的是丝绸、白银而非茶叶 227

一杯茶 233

茶道、乌龙茶与基督教的传播 236

关于茶礼的更多记录 241

传教士利玛窦和陆若汉 245

东方的瑰宝 249

 

第五章 荷兰资本主义与茶叶的全球化 253

果阿邦的荷兰人和波尔多的旱鸭子 253

资本主义的诞生 257

爱战胜一切 261

闽南语取代日语 267

茶在低地国家开始流行 271

一位荷兰医生开出茶处方,一名葡萄牙

 耶稣会传教士推崇东方风俗 279

一位更著名的荷兰药剂师开出茶处方,

 茶风靡暹罗宫廷 281

第三位盛赞茶益处的荷兰医生 288

在越南的米兰耶稣会传教士 289

一名法国传教士在越南东京疯狂饮茶 290

一位来自杭州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和一位来自

 暹罗的法国牧师 295

日饮茶汤一百次 298

一位在锡兰和东印度群岛的荷兰传教士 300

茶与《塔维尼尔游记》 303

闽南语“茶”的巴洛克式荷兰语拼法 307

波斯语插曲 312

 

第六章 英国人与茶的相遇:欧洲战争 319

茶作为一个植物种类 319

英国人开始喝茶 334

另一位有影响的荷兰茶医 343

第一次英荷战争 351

第二次英荷战争 358

第三次英荷战争 368

凯瑟琳神话 372

法国、法国茶和加奶的茶 375

把糖加进茶里 376

英国新传统:英式下午茶 382

政府的贪婪与持续变化的英国人的饮茶口味 387

早期进口到欧洲的茶叶类型 392

茶到达巴巴里海岸 401

 

第七章 插曲:咖啡和巧克力 406

命运与时尚的变迁 406

咖啡抵达欧洲掀起的第一次浪潮 407

卡法王国的咖啡之乡 410

阿拉伯和土耳其先后接纳咖啡 414

咖啡潮传到意大利 418

古老的口头传说与现代神话 420

伊斯兰教卫道士为咖啡代言 423

英国人先喝咖啡,然后是荷兰人 426

苏菲葡萄酒成为一种全球商品 431

咖啡来到维也纳,西方的时尚在变化 433

好喝到最后一滴 437

欧洲人发现了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饮料 439

可可来到欧洲和亚洲 449

现代可可和巧克力的发明 456

 

第八章 税收与免受压迫的自由 463

广东的崛起与荷兰茶叶贸易的低迷 463

英国人在茶叶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469

用白银换茶叶 473

性别、茶园与茶舞会 477

茶与税 488

域外税收和波士顿茶党 491

波士顿茶党的意识形态遗产 499

一磅茶叶三便士税与国际法 506

争抢出路,重现波士顿茶党一幕 510

对各州及其茶党的监控 513

民主选择的幻觉 518

茶叶寻找新家园和欧洲爆发混乱 524

 

第九章 茶被移植:亚洲的战争 527

用鸦片换茶叶 527

《巴黎条约》和第四次英荷战争 529

来自拿破仑的威胁促使各国调整东方战略 531

东方世界格局大洗牌 535

走向战争之路 536

第一次鸦片战争 538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茶叶种植 541

植物学的困惑 544

英属印度的茶叶种植 548

同时期的锡金、杜阿尔斯及尼泊尔 554

鸦片飞剪船与茶叶 569

英国在天朝的间谍活动 571

全球茶叶消费模式的巨大转变 579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587

鸦片战争与印度 589

同时期的俄国 592

正统茶和布朗红茶的发明 597

咖啡意外地让位于茶 603

托马斯·立顿爵士和他的爱 607

冰茶、茶包及奥威尔茶 609

德国和丹麦 616

 

第十章 茶产区及特色茶餐 618

土壤、微生物及显性遗传效应 618

马达加斯加、马斯克林和塞舌尔群岛 619

亚速尔群岛和巴西 629

法国茶餐新潮流 634

泰国和老挝 640

马来半岛的茶叶种植 642

莫桑比克,弥助的故乡 643

成为南非的开普殖民地 644

成为印度尼西亚的荷属东印度群岛 645

从法属印度支那到越南 647

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帝国 648

伊朗和波斯湾地区 653

阿塞拜疆茶的兴衰 654

土耳其从喝咖啡转为喝茶 656

津巴布韦、马拉维和赞比亚 657

从威廉二世治下的殖民地到坦桑尼亚 658

成为肯尼亚的前东非保护国 659

从英属保护国到乌干达 661

喀麦隆、尼日利亚、卢旺达和布隆迪 662

横跨南美大陆 662

茶在南卡罗来纳 663

姗姗来迟的太洋洲之茶 664

从英国皇家花园到康沃尔 665

提契诺的瑞士茶 666

茶在不丹 668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喜欢上喝茶 669

垂直农业时代的荷兰茶 670

 

第十一章 茶中的化学物和神奇的调制茶 672

茶科学还是茶学 672

咖啡因 673

从茶道到茶氨酸 676

维生素P 679

儿茶素和鞣酸 681

茶黄素和茶红素 687

茶与癌症 690

茶与肥胖症、糖尿病 703

茶与心血管健康、过敏、免疫 708

茶与认知能力 713

茶与肾肝健康 715

瓶装茶饮料、泡沫茶和其他新潮流 717

影响香味的因素 728

 

第十二章 打理茶园 736

可持续的茶叶种植 736

茶树的“入侵者” 740

茶树虫害的物理防治 742

追求环境友好的生物战 743

茶树病症及其治理 748

消费者保护、错综复杂的繁文缛节和全球危机75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