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 车辐叙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车辐叙旧

52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车福 著;车新民 整理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世内桃园968的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车福 著;车新民 整理
  •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646018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6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车辐叙旧》是成都文化名人车辐在大半辈子的时间里用笔和相机记录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诸多历史事件以及与国内文化名人、大家交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录。书中记录了车辐老人在“过去的成都及其他”、“食者与成都美食”、“我和戏剧曲艺界朋友”以及“我眼中的文化名人”中的珍贵记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和首次公开的名人手迹及照片,车辐抗战时期创作的进步漫画,更是车辐老人大半个世纪以来的珍藏。
【作者简介】
  车辐,1914年生,成都人。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从事文艺写作。职业记者。先后出任《星芒报》、《民声报》、《四川日报》、《人物杂志》、《华西晚报》等报刊记者、编辑。著有散文集《采访人生》、《川莱杂谈》、小说《锦城旧事》等。
  本书是车辐老人在大半辈子的时间里用笔和相机记录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诸多历史事件以及与国内文化名人、大家交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录。书中记录了车辐老人在“过去的成都及其他”、“食者与成都美食”、“我和戏剧曲艺界朋友”以及“我眼中的文化名人”中的珍贵记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和首次公开的名人手迹及照片,车辐抗战时期创作的进步漫画,更是车辐老人大半个世纪以来的珍藏。
  “率真、风趣”构成了车辐老人一辈子的可爱;“热情,正直”写满了车辐老人的一生。
【目录】
补记我的朋友车辐(代序)
第一章 过去的成都及其他
家与天恩老店
“诰封”的悲喜剧
我的青少年时期
抗日战争中的《四川漫画社》
成都最早的电影
天才木刻工人胥叔平
神童子与满天飞
成都沈家大公馆
丁聪的《花街》
老成都爱放风筝
谢无量
不曾褪色的情思
观老照片有感
“不准演出”的演出
刘开渠来成都
丁聪、吴祖光在”五世同堂”
张大千、齐白石来成都
关山月入蜀
张天翼在成都
我所认识的冯玉祥
我的一帮老成都哥们
陈白尘和《华西晚报》
软刀子拖辫子祭亡灵
稿费与失落感
看门大爷
乌鲁木齐
三起三落回成都
中越边疆行

第二章 食者与成都美食
旧时成都的包席馆子哪几家最早
周慕莲谈黄吉安
且说吃些什么
贵阳“程肠旺面”
谢添未了成都缘
成都人吃茶
请李济生吃家乡味
美食家李勤人
李劫人先生食的艺术
张烤鸭,成都的烧鸭子
钟灵与酒
巴老喜吃家乡味
成都花会凉粉及其他

第三章 我和戏剧曲艺界朋友
梅兰芳会见“梅兰芳”
“台上做戏,台下做人”
“当头棒”刘成基
周企何扬琴鼓板
曾炳昆和四川相书
曲艺杂谈
流沙河与曲艺
杂忆侯宝林大师
俞振飞“不动肝火”
初识傅三乾
王朝闻戏曲美学观简析

第四章 我眼中的文化名人
“惧协”主席争夺战
华君武谈漫画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方成老而健老而乐
步履神州作画图
新凤霞的写作与绘画
叶浅予杂忆
百岁相约在广州
吴茵与成都花茶
“东方第一老太婆”吴茵
谁使新凤霞致残
读新杜遗作:《我叫新凤霞》
秦怡从来不觉老
白杨、秦怡重游成都
为冯亦代、黄宗英补礼
好个黄宗江
黄宗英笔耕不辍
《刘三姐》·黄婉秋
“拼命三郎”凌子风走了
《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及其他
学者毛一波二三事
应云卫九十冥诞纪念
萧军重访成都
关于艾青题字及其他
沙汀与乡土文学
痛悼陈白尘逝世
茅盾手稿与丁聪的《阿Q正传》
钟灵与“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沈醉不当作家
罗淑、巴老友情人格的力量
出版家范用
我收藏的一张珍贵照片
情系陈若曦一第一次拥抱礼
著名声乐家郎毓秀
好花开处近重阳
还我文人本色一记流沙河
怀念版画家张漾兮
点点滴滴道真情
车辐抗战时期创作的进步漫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