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钢铁材料手册(上下)全2册 未拆封

品相如图每天发货

540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干勇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23

上书时间2025-01-07

四季春夏秋冬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干勇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122053305
  • 定价 21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6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钢铁材料手册》是集实用性与先进性于一体的钢铁材料工程工具书。首先介绍了钢铁材料的地位作用、分类、固态相变与微观组织、主要性能以及牌号的表示方法等基础性内容,之后分篇介绍了铁、铸铁与铸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超细晶钢、镍基和铁镍基耐蚀合金、电热合金、高温合金、金属功能材料、钢铁焊接材料以及合金钢等钢铁材料的成分、性能、应用特点等等。《钢铁材料手册(上)》以数据全、标准新、查阅方便为特点,力图将先进的钢铁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成形的技术参数、图表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呈献给读者,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正确选材,合理用材提供技术依据。《钢铁材料手册(上)》是制造业、钢铁材料工程的科技人员,材料科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1篇概论
第1章钢铁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1在结构材料领域20世纪是钢铁材料的世纪
2铁材料的优势
3市场需求
421世纪钢铁仍是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材料
第2章钢铁材料和冶金工艺的进展
1钢铁材料的发展由凭经验到靠科学
2冶金工艺从手工技艺到工程科学
3钢的强韧化
3.1固溶强化
3.2沉淀强化
3.3形变强化
3.4晶粒细化强化
3.5韧化
4高洁净钢与炉外精炼
4.1炉外精炼迅速发展的背景
4.2炉外精炼技术的主要功能
5钢质的均匀性与连续铸钢
6组织细化与控轧控冷
第3章21世纪钢铁材料的发展展望
121世纪国外钢铁材料的发展展望
1.1钢铁材料性能的超级化
1.2钢铁均质材料的复合化
1.3钢铁结构材料的功能化
1.4钢铁材料的智能化
1.5钢铁材料的环境协调化
1.6钢铁材料的计算机设计
1.7钢铁材料“绿色”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逐步实用化
221世纪国内钢铁材料的发展展望
2.1我国钢铁材料的现状与差距
2.2到2020年我国钢铁材料的发展目标
2.3到2020年我国钢铁材料的发展方向
2.4到2020年急待开发的先进钢铁材料
第4章钢铁材料的分类
1钢的分类
1.1按化学成分分类
1.2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及使用特性分类
1.3按冶炼方法分类
1.4按脱氧程度分类
1.5按碳含量高低分类
1.6按金相组织分类
2铁的分类
2.1生铁
2.2直接还原铁(DRI)
2.3纯铁
2.4铸铁
第5章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
1钢中的合金元素
1.1非合金钢中的其他元素
1.2合金钢中的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铁碳平衡相图的影响
2.1铁碳平衡相图
2.2铁和其他合金元素的二元素平衡相图的类型
2.3合金元素对Fe-C平衡相图的影响
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和存在状态
3.1合金元素在不同金相组织中的溶解度
3.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倾向
4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及热处理1的影响
4.1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4.2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
5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5.1合金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5.2合金元素对钢焊接性和切削性的影响
5.3合金元素对钢物理性能的影响
5.4合金元素对钢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第6章钢的固态相变与微观组织
1钢的固态相变
2铁碳平衡图
3珠光体转变
4贝氏体转变
4.1上贝氏体
4.2下贝氏体
4.3无碳化物贝氏体:
4.4粒状贝氏体
5马氏体相变
第7章钢的基础热处理
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2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
3退火
3.1重结晶退火
3.2等温退火
3.3均匀化退火
3.4球化退火
3.5再结晶退火
3.6去应力退火
4正火
5淬火
5.1淬火加热温度
5.2理想的淬火冷却曲线
5.3冷却方式
6回火
6.1回火的温度
6.2特殊碳化物和二次硬化
6.3回火脆性
第8章钢铁材料的主要性能
1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
1.1硬度
1.2强度与塑性
1.3疲劳强度
1.4高温力学性能
1.5磨损与接触疲劳
2钢铁材料的工艺性能
2.1铸造性
2.2锻造性
2.3焊接性
2.4切削性
2.5热处理工艺性
3钢铁材料的化学性能
3.1耐腐蚀性
3.2抗氧化性
4钢铁材料的物理性能
4.1热学性能
4.2电学性能
4.3磁性
参考文献
第2篇钢铁牌号表示方法
第1章我国钢铁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
1概述
2生铁
3铁合金
4铸铁
5铸钢
6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6.1碳素结构钢
6.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7优质碳素结构钢
8易切削钢和深冲压用钢
8.1易切削钢
8.2深冲压用钢
9合金结构钢:
10非调质机械结构钢
11弹簧钢和轴承钢
11.1弹簧钢
11.2轴承钢
12工具钢
12.1碳素工具钢
12.2合金工具钢
12.3高i速工具钢
13不锈钢和耐热钢
14焊接用钢
15电工用硅钢和电磁纯铁
15.1电工用硅钢
15.2电磁纯铁
16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
16.1高温合金
16.2耐蚀合金
17精密合金和高电阻电热合金
17.1精密合金
17.2高电阻电热合金
18快淬金属
19硬质合金:
20粉末冶金材料
第2章我国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的表示方法
1概述
2合金结构钢
3轴承钢
4铸铁、铸钢及铸造合金
5电工用钢和纯铁
6铁合金和生铁
7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
8精密合金及其他特殊物理性能材料
9低合金钢
10杂类材料
11粉末及粉末材料
12快淬金属及合金
13不锈、耐蚀和耐热钢
14工具钢
15非合金钢
16焊接用钢和合金
第3章我国钢材规格的标记方法与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1概述
2型钢
2.1型钢的品种与规格
2.2型钢规格的标记方法
2.3型钢的理论重量计算
3钢板和钢带
3.1钢板和钢带的品种与规格
3.2钢板和钢带规格的表示方法
3.3钢板和钢带的理论重量计算
4钢管
4.1钢管的品种与规格
4.2钢管规格的标记方法
4.3钢管的理论重量计算
5线材和钢丝
5.1线材的品种与规格
5.2钢丝的品种与规格
5.3线材和钢丝规格的标记方法
5.4线材和钢丝的理论重量计算
6钢材状态标记和涂色标记
6.1钢材状态标记
6.2钢材涂色标记
第3篇铁
第1章概述
第2章纯铁
1纯铁的组织转变
2纯铁的磁性变化
3纯铁的性质
4纯铁的种类及应用
4.1按生产方法分类
4.2按用途分类
第3章生铁辞
1生铁的冶炼埘叠
1.1高炉冶炼生铁
1.2非高炉炼铁
2生铁的种类
2.1按化学成分分类
2.2按用途分类
参考文献
第4篇铸铁与铸钢
第1章铸铁
1灰铸铁
1.1灰铸铁牌号
1.2灰铸铁技术要求
1.3灰铸铁适用范围
1.4灰铸铁选用技术
2球墨铸铁
2.1球墨铸铁牌号
2.2球墨铸铁技术要求
2.3球墨铸铁适用范围
2.4球墨铸铁选用技术
3蠕墨铸铁
3.1蠕墨铸铁牌号
3.2蠕墨铸铁技术要求
3.3蠕墨铸铁适用范围
3.4蠕墨铸铁选用技术
4可锻铸铁
4.1可锻铸铁牌号
4.2可锻铸铁技术要求
4.3可锻铸铁适用范围
4.4可锻铸铁选用技术
5抗磨铸铁
5.1抗磨白口铸铁及其选用
5.2抗磨球墨铸铁及其选用
6冷硬铸铁
6.1轧辊用冷硬铸铁及其选用
6.2一般用冷硬铸铁及其选用
7耐热铸铁
7.1耐热铸铁牌号
7.2耐热铸铁技术要求
7.3耐热铸铁适用范围
7.4耐热铸铁选用技术
8耐蚀铸铁
8.1高硅耐蚀铸铁及其选用
8.2高镍耐蚀铸铁及其选用
8.3高铬耐蚀铸铁及其选用
8.4中、低合金耐蚀铸铁及其选用
8.5专用耐蚀铸铁及其选用
9奥氏体铸铁
9.1奥氏体灰铸铁及其选用
9.2奥氏体球墨铸铁及其选用
第2章铸钢
1铸造碳钢
1.1铸造碳钢牌号
1.2铸造碳钢技术要求
1.3铸造碳钢适用范围
1.4铸造碳钢选用技术
2铸造中、低合金钢
2.1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及其选用
2.2中、低合金高强度铸钢及其选用
2.3微量合金化铸钢及其选用
3铸造中、高强度不锈钢
3.1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铸造不锈钢及其选用
3.2铸造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及其选用
4铸造耐磨钢
4.1铸造耐磨锰钢及其选用
4.2铸造耐磨中铬钢及其选用
4.3铸造耐磨低合金钢及其选用
4.4铸造耐磨碳钢及其选用
4.5铸造耐磨石墨钢及其选用
5铸造耐热钢和合金
5.1一般用途铸造耐热钢和合金及其选用
5.2非标准型铸造耐热钢及其选用
5.3铸造热强钢及其选用:叫
6铸造耐蚀钢和合金
6.1一般用途铸造耐蚀钢及其选用
6.2非标准型铸造耐蚀钢及其选用
6.3铸造耐蚀合金及其选用
7特殊用途铸钢
7.1低温用铸钢及其选用
7.2铸造工具用铸钢及其选用
7.3承压用铸钢及其选用
7.4焊接结构用铸造碳素钢及其选用
7.5熔模铸造用铸造碳钢及其选用
8专业常用铸钢
8.1大型铸件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2重型机械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3水轮机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4汽轮机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5铁道机车车辆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6冶金轧辊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8.7无磁与电工常用铸钢及其选用
参考文献
第5篇非合金钢
第1章概述
1非合金钢按其主要质量等级分类
1.1普通质量非合金钢
1.2优质非合金钢
1.3特殊质量非合金钢
2非合金钢按其主要性能或使用特性分类
2.1以规定最高强度为主要特征的非合金钢
2.2以规定最低强度为主要特征的非合金钢
2.3以限制碳含量为主要特征的非合金钢
2.4非合金易切削钢
2.5非合金工具钢
2.6具有专门规定磁性能或电性能的非合金钢
2.7其他非合金钢
第2章普通质量非合金结构钢
1概述:
1.1分类及特性
1.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国内外现状
1.4发展趋势和展望
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钢中的相
2.2合金元素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3钢的成形与加工
3.1钢的热加工
3.2钢的冷加工
4钢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5常用钢号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及用途
5.1化学成分
5.2力学性能
5.3物理性能
5.4工艺性能
6钢号的选择原则、注意事项及选用举例
6.1钢号的选择原则
6.2选用时注意事项
6.3选用举例
7冲击吸收功及FArIT
第3章优质非合金结构钢
1概述
1.1分类及特性
1.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国内外现状
1.4发展趋势和展望
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钢中的相
2.2合金元素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3钢的成形与加工
4钢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5常用钢号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及用途
5.1化学成分
5.2力学性能
5.3特性及用途
6钢号的选择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4章碳素工具钢
1概述
1.1分类及特性
1.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国内外现状
1.4发展趋势和展望
2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
2.1钢中的相
2.2合金元素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3钢的成形与加工
4钢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5常用钢号化学成分、性能特点及用途
6钢号的选择原则、注意事项及选用举例
6.1钢号的选择原则
6.2选用时注意事项
第5章焊接用非合金钢
1分类及特性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国内外现状
4发展趋势和展望
5非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第6章专业用非合金钢
1概述
1.1分类及特性
1.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国内外现状
1.4发展趋势和展望
2造船用非合金钢
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非合金钢
4桥梁用非合金钢
5铁路用非合金钢
6非合金钢建筑钢筋
参考文献
第6篇低合金钢
第1章概述
1低合金钢的定义
2低合金钢的标准
2.1中国标准
2.2ISO标准
2.3美国标准
2.4日本标准
3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韧化与合金化原理
3.1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性能要求
3.2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性能关系与强化方式的选择
3.3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合金化
4低合金钢的分类
第2章焊接高强度钢
1概述
1.1分类及其特性
1.2焊接高强度钢的性能要求
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钢中的相
2.2合金元素的作用
3焊接高强度钢品种、性能和特点
3.1锅炉和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
3.2普通船舶用低合金钢
3.3桥梁用低合金钢
3.4海上采油平台用钢
3.5油气管线用低合金钢
3.6建筑用低合金钢
4焊接高强度钢
4.1一般结构用钢
4.2桥梁用钢
4.3压力容器用钢
4.4锅炉用钢
4.5造船和海上采油平台用钢
4.6工程机械用钢
4.7建筑用钢
4.8油气输送管线用钢
4.9车辆用钢
第3章低合金冲压钢
1概述
2板成形概念
2.1延展性参数
2.2应变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值
2.3综合成形参数F值
2.4由冲压模拟试验测定的成形参数
3低合金冲压用高强度钢的分类
4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4.1钢中的相
4.2合金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生产工艺技术
5.1热轧高强度钢生产工艺技术
5.2冷轧高强度钢生产工艺技术
6典型钢种介绍
6.1热轧高强度钢
6.2热轧双相钢板
6.3滚型车轮用钢
6.4高强度镇静钢(含P钢)
6.5高强度钢
6.6超低碳高强度BH钢
7冷轧双相钢
第4章耐候钢
1耐候钢的成分设计
1.1耐候钢的耐候机制
1.2合金元素对耐候性的影响
2耐候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
2.1耐候钢的化学成分
2.2耐候钢的组织
2.3耐候钢的性能
……
第7篇超细晶钢
第8篇镍基和铁镍基耐蚀合金
第9篇电热合金
第10篇高温合金
第11篇金属功能材料
第12篇钢铁焊接材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