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 儿童机械通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机械通气

150 3.9折 388 八五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国平;陈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禾嘉绘本馆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国平;陈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7342704
  • 定价 3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铜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177万字,770余幅精美临床彩图。共四十三章,包括呼吸系统解剖、呼吸生理、呼吸系统影像学、呼吸衰竭、氧疗、人工气道建立与连接、常频呼吸机结构和原理、常频通气模式、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力学、呼吸机波形和环、人机交互与人机对抗、高频机械通气、无创通气、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技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体外膜氧合、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与防治、机械通气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机械通气的监测、机械通气患儿的镇痛镇静治疗策略、机械通气患儿液体管理与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的撤离、呼吸机转运、重要呼吸系统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胸廓或胸腔疾病通气策略等。内容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实用易读,分享儿科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经验,提供权威指导。
  本书已入选中国医药学术原创精品图书出版工程,为儿科领域难得的精品力作。一书在手,全面掌握儿童机械通气临床实用技巧!
【作者简介】
陆国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与急诊科主任。

担任世界儿童危重病协会(World Federation of Pediatric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Societies,WFPICCS)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编委。

长期致力于儿童脓毒症临床研究、脓毒症微循环障碍基础研究,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统的临床研究。同时致力于儿童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技术,在氧疗、无创和有创呼吸机、高频通气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2017年建立了儿童呼吸支持技术的模拟培训项目,引进了模拟肺培训、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模拟培训等项目;2019年在国内率先引进儿童呼吸治疗师,并于2020年在全国启动“中国儿童呼吸治疗师”培训项目,大力推进儿童呼吸治疗师和重症呼吸康复的普及;2020年启动由全国11家大型儿童三甲专科医院参加的儿童长期机械通气(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MV)多中心协作项目,探索儿童撤机困难、家庭机械通气管理(ho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HMV)等;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成了“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呼吸治疗师-长期机械通气管理的呼吸重症”链式模式的探索。

以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Mitochondrion等国际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7部。主持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专项等。

陈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原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

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新生儿协作网主席、上海市医师协会理事。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长期从事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管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早产儿发育与疾病等临床及研究工作。2004年建立中国-加拿大“国际新生儿围产医学高级培训项目”,至2020年为全国培养100多名新生儿专科医师。2005年参与创建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2007年建立上海国际新生儿医学论坛,担任第1~8届论坛主席。2012年创建中国新生儿协作网,建立全国新生儿数据库,已完成10多项全国新生儿多中心临床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篇。主编《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新生儿保健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新生儿学》和Pediatrics等。曾获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中国医师协会“优秀新生儿科医师”奖、“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目录】
章呼吸系统解剖/1

节呼吸系统发育/1

第二节呼吸系统结构解剖/2

第二章呼吸生理/13

节呼吸的发生与调节/13

第二节肺循环/17

第三节肺容量/20

第四节氧运输与代谢/22

第五节二氧化碳交换与代谢/29

第三章呼吸系统影像学/33

节概述/33

第二节X线技术和应用/34

第三节CT技术和应用/37

第四节MRI技术和应用/44

第五节影像学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46

第四章呼吸衰竭/54

节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评估/54

第二节常见呼吸困难的原因与鉴别/58

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61

第四节慢性呼吸衰竭/64

第五章氧疗/67

节低氧血症、缺氧的病理生理和氧疗概念/67

第二节低流量氧疗/72

第三节高流量氧疗/76

第四节高压氧/81

第五节其他氧疗技术/84

第六节氧疗的并发症/85

第六章人工气道建立与连接/89

节气道开放(手法/体位)/89

第二节气道开放工具/90

第三节小儿程序性气管插管/94

第四节气管插管护理/102

第五节气管插管气囊测压/104

第六节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107

第七节环甲膜穿刺术/111

第八节气管切开术/114

第七章常频呼吸机结构和原理/121

节呼吸机基本原理/121

第二节常频呼吸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1

第三节呼吸机湿化系统/127

第四节呼吸机管道/133

第五节传感器与监测/137

第六节呼吸阀/141

第七节氧电池/144

第八章常频通气模式/146

节模式特点/146

第二节机械通气模式分类及特点/150

第三节容量控制模式/153

第四节压力控制模式/155

第五节同步间歇指令通气/157

第六节持续气道正压/162

第七节压力支持通气/164

第八节气道压力释放通气/168

第九节容量目标通气与容量保障通气/171

第十节压力调节容量控制/178

第十一节其他双重控制模式/182

第十二节适应性支持通气/186

第十三节成比例辅助通气/195

第十四节指令分钟通气/199

第十五节神经调节辅助通气/200

第十六节Smartcare通气/214

第十七节通气模式比较和选择/216

第十八节机械通气模式的现状与展望/219

第九章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224

节呼吸频率与吸气时间/224

第二节压力相关参数/225

第三节容量相关参数/227

第四节触发相关参数/230

第五节吸入氧浓度/236

第六节呼吸报警范围设置与报警处理/237

第七节呼吸机参数的调节/238

第八节危急事件处置/240

第十章呼气末正压(PEEP)/243

节PEEP生理效应与设置/243

第二节动态肺充盈与PEEPi/250

第三节PEEP临床应用/255

第四节PEEP的不良反应/256

第十一章呼吸力学/258

节机械通气的原理/258

第二节机械通气力学概念及意义/264

第三节食管压与胸腔内压/269

第四节跨肺压与驱动压/272

第五节应力与应变/275

第十二章呼吸机波形和环/281

节呼吸波形和环形成的基础/281

第二节呼吸机波形/282

第三节呼吸环/290

第四节常用通气模式的波形和环/295

第五节常见异常波形和环的识别和处理/299

第十三章人机交互与人机对抗/313

节呼吸肌做功/313

第二节人机交互/316

第三节人机交互同步优化方案/323

第十四章高频机械通气/327

节高频机械通气概述/327

第二节高频机械通气的分类/330

第三节高频通气参数选择/338

第四节高频机械通气临床应用/343

第五节高频机械通气撤机/349

第六节高频通气肺复张/350

第七节高频通气波形/353

第八节高频通气并发症/358

第九节高频通气治疗争议与进展/361

第十五章无创通气/367

节无创通气的基本原理/367

第二节无创通气机结构、原理、特点/369

第三节CPAP呼吸机结构、原理、特点/372

第四节无创通气的连接/373

第五节无创通气的面罩/鼻塞使用/377

第六节无创通气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378

第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应用/381

第八节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的应用/382

第九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的应用/384

第十节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监护/386

第十一节无创通气的序贯应用与撤离/386

第十二节无创高频通气的结构、原理、特点/388

第十三节无创通气新进展/392

第十六章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氧疗/394

节高流量鼻导管氧疗的定义和原理/394

第二节高流量鼻导管氧疗的临床应用/395

第三节高流量鼻导管氧疗的参数调节和监测/398

第四节高流量鼻导管氧疗的新进展/400

第十七章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技术/402

节肺表面活性物质/402

第二节一氧化氮吸入治疗/406

第三节单肺通气/412

第四节无效腔内气体置换/417

第五节膈肌起搏/刺激技术/421

第六节氦氧混合气的临床应用/424

第十八章肺保护性通气策略/430

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概述/430

第二节小潮气量通气/平台压/431

第三节肺复张/434

第四节呼气末正压/438

第五节允许性高碳酸血症/444

第六节俯卧位通气/446

第七节自主呼吸及镇静肌松/450

第八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展/453

第十九章体外膜氧合/460

节体外膜氧合发展史与原理/460

第二节儿童体外膜氧合呼吸支持/460

第三节体外膜氧合下的转运/467

第四节体外膜氧合的并发症与防治/471

第五节新生儿体外膜氧合/475

第二十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与防治/482

节呼吸机使用与医院感染/482

第二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治疗与预防/484

第三节呼吸机诱导肺损伤与预防/491

第四节呼吸机介导的膈肌功能障碍与防治/496

第二十一章机械通气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503

节对神经系统影响及监测与支持/503

第二节心肺交互作用/506

第三节机械通气与右心功能、持续肺动脉高压/509

第四节机械通气对肝脏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512

第五节机械通气对肾功能的影响/515

第六节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516

第二十二章机械通气的监测/522

节血气分析/522

第二节经皮氧饱和度的监测/532

第三节呼气末二氧化碳/534

第四节氧合功能计算/538

第五节重症肺部超声/540

第六节中枢驱动功能监测/550

第七节电阻抗成像监测/552

第二十三章机械通气患儿的镇痛镇静治疗策略/558

节机械通气患儿镇痛镇静概述/558

第二节新生儿机械通气镇痛镇静应用/569

第三节镇痛镇静并发症/571

第二十四章机械通气患儿液体管理与营养支持/574

节机械通气患儿内环境紊乱及与机械通气的相互影响/574

第二节机械通气患儿的营养支持/576

第二十五章机械通气的撤离/579

节呼吸机撤离时机与预测指标评价/579

第二节呼吸机撤离模式、参数调节及选择/比较/581

第三节程序性撤机/586

第四节气管插管拔除及气囊漏气试验/589

第五节呼吸机撤离后并发症管理及处理/591

第六节撤机困难及应对方法/594

第七节呼吸机撤离相关指南解读/597

第二十六章呼吸机转运/601

节呼吸机转运评估与准备/601

第二节常用儿童转运呼吸机介绍/608

第三节儿童呼吸机转运管理/611

第四节新生儿呼吸机转运管理/613

第二十七章重要呼吸系统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617

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617

第二节感染性肺炎的机械通气/624

第三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机械通气/627

第四节肺出血的机械通气/629

第五节吸入性肺炎的机械通气/631

第六节间质性肺病的机械通气/633

第二十八章胸廓或胸腔疾病通气策略/638

节胸廓疾病对气体交换影响的病理生理/638

第二节气胸/639

第三节胸壁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644

第二十九章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机械

通气策略/647

节先天性咽喉部疾病/647

第二节先天性气道畸形/651

第三节先天性肺囊肿/656

第四节先天性气道梗阻/659

第三十章肥胖合并低通气综合征通气策略/665

节肥胖合并低通气综合征的机械通气/665

第二节肥胖合并低通气综合征无创机械通气策略/667

第三节肥胖合并低通气综合征有创机械通气策略/672

第三十一章循环系统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676

节心力衰竭和休克患儿的心肺交互作用/676

第二节循环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681

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机械通气/687

第四节撤机性肺水肿/698

第三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705

节中枢性呼吸衰竭/705

第二节颅脑外伤/712

第三节神经源性肺水肿/714

第四节神经肌肉病/717

第五节颅脑手术后的机械通气/720

第三十三章腹部疾病的机械通气策略/724

节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及其对机械通气的影响/724

第二节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策略/726

第三十四章新生儿呼吸管理/730

节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与功能特点/730

第二节新生儿气管插管/732

第三节新生儿窒息与复苏/734

第四节新生儿氧疗/739

第三十五章新生儿无创通气/742

节新生儿无创通气概述/742

第二节新生儿无创通气设备与连接/743

第三节新生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745

第四节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747

第五节新生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748

第六节新生儿无创高频振荡通气/749

第三十六章新生儿机械通气/753

节新生儿机械通气特点和适应证/753

第二节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模式与参数调节/755

第三节新生儿高频机械通气模式与参数调节/759

第四节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监护/763

第五节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撤离/767

第六节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合并症及防治/770

第三十七章新生儿呼吸疾病的呼吸管理/776

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76

第二节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779

第三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781

第四节新生儿湿肺/784

第五节新生儿感染性肺炎/786

第六节新生儿肺出血/788

第七节新生儿呼吸暂停/790

第八节新生儿气漏综合征/792

第九节先天性膈疝/793

第十节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95

第三十八章家庭机械通气/800

节长期机械通气和儿童家庭机械通气概述/800

第二节家用呼吸机/802

第三节家庭制氧机/806

第四节家庭机械通气团队的建立/808

第五节家庭机械通气的监测/809

第六节家庭机械通气的营养支持与管理/812

第七节家庭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817

第八节气管切开的家庭护理/820

第九节家庭机械通气紧急事件/822

第十节家庭机械通气参数管理及随访/823

第十一节家庭机械通气国内外现状/825

第十二节家庭机械通气的治疗新进展/826

第十三节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的伦理问题与临终关怀/828

第三十九章气道管理技术/832

节气道湿化的基本原理和作用/832

第二节气道湿化的应用及效果评价/833

第三节气道雾化/841

第四节气道廓清技术/850

第五节体位/860

第六节声门下吸引/866

第七节支气管肺泡灌洗术/867

第八节新生儿气道管理特点/876

第四十章呼吸机及相关设施管理/880

节呼吸机消毒与保养/880

第二节呼吸机的开关机和自检/882

第四十一章机械通气患儿的管理/887

节机械通气患儿的数据记录/887

第二节机械通气管理/890

第三节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护理/891

第四节机械通气的质量持续改进/895

第四十二章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和睡眠监测/901

节儿童呼吸康复现状/901

第二节呼吸康复方案/902

第三节呼吸康复的评估及随访/911

第四节睡眠监测/915

第四十三章儿童常用有创呼吸机介绍/921

节儿科常用有创呼吸机硬件特点/921

第二节儿科常用有创呼吸机特殊功能/923

第三节儿科常用高频呼吸机的特点/928

第四节儿科常用有创呼吸机的特点/929

第五节儿科常用无创呼吸机的特点/93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93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