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

67.28 3.4折 199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鸿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5-01-05

忻博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鸿君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2544425
  • 定价 19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0页
  • 字数 907千字
【内容简介】
《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面向从事软件分析与设计相关工作的读者。《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的重点是在软件工程中增加了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的部分,提出了软件设计工程化的模式,支持进行定性、定量的软件项目管理,是一本实操型的软件工程工具书。全书共分为6篇22章,分别介绍了业务分析与设计的理论、需求工程的调研与分析方法、业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设计方法、业务用例和应用用例的编写方法、需求和设计的配套模板、规格书标准等。 《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可作为软件工程师(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实施)、产品/项目经理、管理咨询师的实用工具书、培训机构的设计资格培训教材,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管理信息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设计方法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资深需求咨询顾问,具有10年工程管理经验和20多年企业管理信息化咨询、需求分析、系统规划、架构设计的工作经历。

     多年专注于研究软件工程实用化的理论、方法、标准等,研究的重点有两个方向:一是探索建立软件“工程化设计”的方法体系,让软件工程从一门 “高深的知识”转化为一套可以 “实操的技术”;二是研究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软件设计方法,提出在软件工程中加入“业务设计”和“应用设计”的环节及相关的设计方法。

    在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咨询工作的同时,致力于软件工程化设计方法的完善、验证和推广。
【目录】
目录

第1篇 基础概念

第1章 知识体系概述 2

1.1 基础部分 2

1.1.1 三个知识体系 2

1.1.2 三个基础原理 6

1.2 软件工程 7

1.2.1 定义与框架 7

1.2.2 工程分解(横轴) 9

1.2.3 工作分解(纵轴) 10

1.2.4 工程与工作的分解区别 10

1.3 知识框架的构成 11

1.3.1 篇章的构成 11

1.3.2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框架 12

1.4 本书的思路与方法 15

1.4.1 本书采用的方法 15

1.4.2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17

第2章 分离原理 20

2.1 基本概念 20

2.1.1 定义与作用 20

2.1.2 分离原理模型 21

2.1.3 思路与理解 24

2.2 业务与管理的概念 25

2.2.1 业务的概念 25

2.2.2 管理的概念 26

2.2.3 业务与管理的区别 27

2.2.4 业务与管理的相对性 29

2.2.5 业务与管理的特性 30

2.3 分离1——业务与管理 32

2.3.1 要素的分离 32

2.3.2 架构的分离 33

2.3.3 业务流程与审批流程的分离 34

2.4 分离2——组织 35

2.4.1 组织的概念 35

2.4.2 组织、业务与管理的关系 36

2.4.3 组织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37

2.5 分离3——物品 38

2.5.1 物品的概念 38

2.5.2 物品要素的作用 38

第3章 组合原理 41

3.1 基本概念 41

3.1.1 定义与作用 41

3.1.2 组合原理模型 42

3.1.3 思路与理解 43

3.2 组合三元素1——要素 44

3.2.1 对象的概念 44

3.2.2 要素的概念 46

3.2.3 要素属性1——粒度与分层 47

3.2.4 要素属性2——黑盒与白盒 49

3.2.5 要素属性3——系统与模块 52

3.2.6 要素属性4——解耦与内聚 54

3.3 组合三元素2——逻辑 57

3.3.1 逻辑的概念 57

3.3.2 逻辑的作用 58

3.3.3 逻辑的分类 60

3.3.4 逻辑的表达1——架构 61

3.3.5 逻辑的表达2——功能 62

3.3.6 逻辑的表达3——数据 63

3.3.7 逻辑的表达4——管理 63

3.4 组合三元素3——模型 64

3.4.1 分析模型 64

3.4.2 架构模型 66

3.4.3 两种模型的区别 68

第4章 分析模型与架构模型 72

4.1 基本用语约定 72

4.2 图形符号说明 73

4.2.1 图形符号的构成 73

4.2.2 图形符号的用法 75

4.2.3 背景框的用法 76

4.3 分析模型1——关联图 77

4.3.1 概念与解读 77

4.3.2 画法与场景 78

4.4 分析模型2——鱼骨图 80

4.4.1 概念与解读 80

4.4.2 画法与场景 80

4.5 分析模型3——思维导图 81

4.5.1 概念与解读 81

4.5.2 画法与场景 82

4.6 分析模型4——排比图(一维) 83

4.6.1 概念与解读 83

4.6.2 画法与场景 85

4.7 分析模型5——排比图(二维) 86

4.7.1 概念与解读 86

4.7.2 画法与场景 87

4.8 架构模型1——拓扑图 88

4.8.1 概念与解读 88

4.8.2 画法与场景 89

4.9 架构模型2——分层图 90

4.9.1 概念与解读 90

4.9.2 画法与场景 92

4.10 架构模型3——框架图 93

4.10.1 概念与解读 93

4.10.2 画法与场景 94

4.11 架构模型4——分解图 96

4.11.1 概念与解读 96

4.11.2 画法与场景 97

4.12 架构模型5——流程图 98

4.12.1 概念与解读 98

4.12.2 画法与场景 99

4.13 其他模型——交互图 100

4.13.1 概念与解读 101

4.13.2 画法与场景 102

第2篇 需求工程

第5章 需求工程概述 106

5.1 基本概念 106

5.1.1 定义与作用 106

5.1.2 内容与能力 107

5.1.3 思路与理解 108

5.2 需求分类 110

5.2.1 功能性需求 110

5.2.2 非功能性需求 110

5.2.3 关于售前咨询 111

5.3 工程分解 112

5.3.1 工程分解1——需求调研 113

5.3.2 工程分解2——需求分析 113

5.3.3 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 113

5.3.4 需求工程资料的应用 114

5.4 工作分解 114

5.4.1 需求调研的工作分解 115

5.4.2 需求分析的工作分解 115

5.5 需求体系的建立 115

5.5.1 需求体系的内容 115

5.5.2 需求体系的价值 116

第6章 需求调研 118

6.1 基本概念 118

6.1.1 定义与作用 118

6.1.2 内容与能力 119

6.1.3 思路与理解 120

6.2 需求调研方法 121

6.2.1 需求调研的准备 121

6.2.2 调研对象的区别 125

6.2.3 需求调研的顺序 126

6.2.4 需求真实性的识别 127

6.2.5 需求背景的记录 129

6.2.6 需求的记录形式 129

6.3 记录方式1——现状构成(图) 131

6.3.1 定义与作用 131

6.3.2 构成图1——静态构成 132

6.3.3 构成图2——动态构成 133

6.3.4 构成图3——管控构成 135

6.4 记录方式2——访谈记录(文) 136

6.4.1 定义与作用 136

6.4.2 访谈记录表 137

6.4.3 需求与要求 137

6.5 记录方式3——既存表单(表) 138

6.5.1 定义与作用 138

6.5.2 表单的梳理与记录 139

6.5.3 梳理与记录的流程 141

6.6 需求调研汇总 143

6.6.1 需求记录的原则 143

6.6.2 需求记录的形式 143

第7章 需求分析 146

7.1 基本概念 146

7.1.1 定义与作用 146

7.1.2 内容与能力 147

7.1.3 思路与理解 148

7.2 需求的分析 149

7.2.1 需求的分层 149

7.2.2 需求的转换 150

7.2.3 三种需求分析法 152

7.3 需求分析1——现状构成图 153

7.3.1 资料梳理 153

7.3.2 分析与转换 155

7.4 需求分析2——访谈记录 155

7.4.1 资料梳理 155

7.4.2 分析与转换1——目标需求 156

7.4.3 分析与转换2——业务需求 158

7.4.4 分析与转换3——功能需求 160

7.4.5 分析与转换4——待定需求 162

7.5 需求分析3——既存表单 164

7.5.1 资料梳理 164

7.5.2 分析与转换 165

7.6 需求分析汇总 165

7.6.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65

7.6.2 功能需求一览 166

7.6.3 功能需求规格书(需求4件套) 167

第3篇 设计工程——概要设计

第8章 设计工程概述 174

8.1 基本概念 174

8.1.1 定义与作用 174

8.1.2 内容与能力 176

8.1.3 思路与理解 178

8.2 工程分解 181

8.2.1 工程分解1——概要设计 182

8.2.2 工程分解2——详细设计 182

8.2.3 工程分解3——应用设计 183

8.2.4 工程分解4——三个阶段的关系 183

8.2.5 业务设计与技术设计的关系 184

8.2.6 工程分解与资料引用 185

8.3 工作分解 186

8.3.1 工作分解1——架构层 186

8.3.2 工作分解2——功能层 186

8.3.3 工作分解3——数据层 186

8.3.4 工作分解4——三分层的关系 187

8.3.5 工作分解5——业务与技术的分层关系 188

8.4 管理设计 189

8.5 组织设计 190

8.6 物品设计 191

8.7 价值设计 191

8.8 验证用例与规格书 192

8.8.1 验证用例 192

8.8.2 设计规格书 193

第9章 架构的概要设计 198

9.1 基本概念 199

9.1.1 定义与作用 199

9.1.2 内容与能力 200

9.1.3 思路与理解 201

9.2 设计基础——设计规范 205

9.2.1 设计理念 205

9.2.2 设计主线 206

9.2.3 规范的其他内容 207

9.3 设计基础——基础手法 207

9.3.1 架构设计的基础 207

9.3.2 设计标准 209

9.4 架构的整体规划——拓扑图 211

9.4.1 使用场景 211

9.4.2 使用案例 212

9.5 架构的分层规划——分层图 213

9.5.1 使用场景 213

9.5.2 使用案例 214

9.6 架构的区域规划——框架图 216

9.6.1 使用场景 216

9.6.2 使用案例 216

9.7 架构的结构规划——分解图 218

9.7.1 使用场景 218

9.7.2 使用案例 219

9.8 架构的流程规划——流程图 220

9.8.1 使用场景 220

9.8.2 使用案例 222

9.8.3 流程划分 224

9.9 综合应用案例 226

9.9.1 各类图形的变化 226

9.9.2 模型的组合使用 228

第10章 功能的概要设计 234

10.1 基本概念 235

10.1.1 定义与作用 235

10.1.2 内容与能力 235

10.1.3 思路与理解 236

10.2 业务功能1——分类 237

10.2.1 业务功能的分类 237

10.2.2 业务功能的分类视图 241

10.3 业务功能2——规划 243

10.3.1 功能关联图 243

10.3.2 功能关联图的设计 245

10.3.3 架构与规划的区别 248

10.4 业务功能3——汇总 250

10.4.1 业务功能的最终确定 250

10.4.2 业务功能一览 250

第11章 数据的概要设计 254

11.1 基本概念 255

11.1.1 定义与作用 255

11.1.2 内容与能力 256

11.1.3 思路与理解 257

11.2 数据分类 259

11.2.1 数据的划分方法 259

11.2.2 数据与业务功能的对应 260

11.2.3 数据与软件工程的对应 261

11.3 数据规划 263

11.3.1 数据规划的概念 263

11.3.2 规划1——按系统整体 264

11.3.3 规划2——按业务领域 267

11.4 数据标准 269

11.4.1 业务编号的标准 269

11.4.2 业务数据的标准 269

11.4.3 主数据的选定与标准 270

第4篇 设计工程——详细设计

第12章 架构的详细设计 276

12.1 基本概念 277

12.1.1 定义与作用 277

12.1.2 内容与能力 277

12.1.3 思路与理解 278

12.2 流程设计(流程5件套) 278

12.2.1 模板的构成 279

12.2.2 流程模板1——流程图形 280

12.2.3 流程模板2——节点定义 281

12.2.4 流程模板3——分歧条件 282

12.2.5 流程模板4——规则说明 283

12.2.6 流程模板5——流程回归 284

12.3 流程回归——泳道式流程 284

12.3.1 使用背景 284

12.3.2 绘制方法 285

12.4 流程监控——审批流程 287

12.4.1 使用场景 287

12.4.2 流程设计 287

12.4.3 审批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区别 288

第13章 功能的详细设计 291

13.1 基本概念 292

13.1.1 定义与作用 292

13.1.2 内容与能力 292

13.1.3 思路与理解 293

13.2 数据表与数据 294

13.2.1 数据表 295

13.2.2 数据 296

13.3 模板(业务功能规格书) 297

13.3.1 模板的构成 297

13.3.2 模板1——业务原型 299

13.3.3 模板2——控件定义 302

13.3.4 模板3——规则说明 306

13.3.5 模板4——逻辑图形 307

13.4 功能设计1——活动 309

13.4.1 活动的概念 309

13.4.2 活动的设计 310

13.5 功能设计2——字典 311

13.5.1 字典的概念 311

13.5.2 字典的设计 313

13.6 功能设计3——看板 315

13.6.1 看板的概念 315

13.6.2 看板的设计 315

13.6.3 看板的案例 317

13.7 功能设计4——表单 318

13.7.1 表单的概念 318

13.7.2 表单的设计 319

第14章 数据的详细设计 323

14.1 基本概念 324

14.1.1 定义与作用 324

14.1.2 内容与能力 324

14.1.3 思路与理解 325

14.2 数据逻辑的概念 326

14.2.1 数据的逻辑 326

14.2.2 逻辑的目的 327

14.3 数据逻辑1——键 328

14.3.1 键的设计 328

14.3.2 主键/外键 330

14.3.3 键的应用 331

14.3.4 键的区别 333

14.4 数据逻辑2——表 333

14.4.1 表的概念 334

14.4.2 数据结构 334

14.4.3 数字分类 336

14.4.4 数据状态 336

14.4.5 表的案例 336

14.4.6 表的区别(业务与技术) 339

14.5 数据逻辑3——图 339

14.5.1 复杂算式的概念 339

14.5.2 算式关联图1——计算用 340

14.5.3 算式关联图2——匹配用 343

14.5.4 数据勾稽图 346

14.5.5 业务数据线 349

14.5.6 三种数据模型的关系 353

14.6 多角度理解数据逻辑 354

14.6.1 逻辑的不同表达:架构层与数据层 354

14.6.2 业务与技术的逻辑表达 355

第5篇 设计工程——应用设计

第15章 应用设计概述 360

15.1 基本概念 360

15.1.1 定义与作用 360

15.1.2 内容与能力 361

15.1.3 思路与理解 362

15.2 基干原理 365

15.2.1 基干原理的概念 365

15.2.2 机制的概念 367

15.2.3 系统的构成 369

15.3 工作分解 371

15.3.1 工作分解1—架构层 371

15.3.2 工作分解2—功能层 372

15.3.3 工作分解3—数据层 372

第16章 架构的应用设计 374

16.1 基本概念 375

16.1.1 定义与作用 375

16.1.2 内容与能力 375

16.1.3 思路与理解 377

16.2 应用架构设计的概念 377

16.2.1 应用架构的概念 377

16.2.2 基线系统的概念 379

16.3 应用架构设计1——框架图 381

16.3.1 业务框架的转换 382

16.3.2 应用框架的设计 382

16.3.3 技术框架的介绍(参考) 383

16.4 应用架构设计2——业务流程 383

16.4.1 业务流程的转换 383

16.4.2 流程机制的概念 385

16.4.3 流程机制的设计 386

16.5 应用架构设计3——审批流程 389

16.5.1 审批流程的概念 389

16.5.2 审批流程的设计 389

第17章 功能的应用设计 392

17.1 基本概念 393

17.1.1 定义与作用 393

17.1.2 内容与能力 394

17.1.3 思路与理解 395

17.2 组件设计1——界面 397

17.2.1 组件的概念 397

17.2.2 窗体的模型 401

17.2.3 界面设计 403

17.2.4 设计标准 410

17.3 组件设计2——控件(按钮) 412

17.3.1 基本概念 412

17.3.2 “新增”按钮 414

17.3.3 “查询”按钮 415

17.3.4 “修改”按钮 417

17.3.5 “保存”按钮 418

17.3.6 “提交”按钮 419

17.4 组件设计3——业务组件规格书 420

17.4.1 功能一览的调整 420

17.4.2 功能规格书的调整 422

17.4.3 模板1——应用原型 424

17.4.4 模板2——控件定义 427

17.4.5 模板3——规则说明 428

17.4.6 模板4——逻辑图形 430

第18章 数据的应用设计 433

18.1 基本概念 434

18.1.1 定义与作用 434

18.1.2 内容与能力 434

18.1.3 思路与理解 435

18.2 数据的共享 436

18.2.1 共享的概念 436

18.2.2 共享规划的案例 436

18.3 数据的复用 437

18.3.1 复用的概念 437

18.3.2 复用规划的案例 438

18.4 数据的转换 438

18.4.1 转换的概念 438

18.4.2 转换设计案例 440

18.5 关于企业信息孤岛问题 443

18.5.1 信息孤岛的产生 443

18.5.2 数据设计与信息孤岛 443

第6篇 综合设计

第19章 管理设计 448

19.1 基本概念 448

19.1.1 定义与作用 448

19.1.2 内容与能力 450

19.1.3 思路与理解 451

19.2 管理设计的基础 454

19.2.1 业务标准与管理规则 454

19.2.2 管理方式分类 455

19.2.3 管理的建模 457

19.2.4 单项规则模型 459

19.2.5 复合规则模型 460

19.3 管理设计的规划 462

19.3.1 管理规划的准备 462

19.3.2 管理规划的方法 464

19.4 管理设计的应用 466

19.4.1 控制方式的分类 466

19.4.2 方式1——杠杆式控制 467

19.4.3 方式2——规则式控制 468

19.4.4 方式3——权限式控制 469

19.4.5 方式4——审批式控制 471

19.4.6 方式5——分离式控制 471

19.5 管理设计的流程 472

19.5.1 管理设计的流程 472

19.5.2 管理设计的建模流程 472

第20章 价值设计 478

20.1 基本概念 478

20.1.1 定义与作用 478

20.1.2 内容与能力 479

20.1.3 思路与理解 480

20.2 需求分析阶段 481

20.2.1 需求的获取 482

20.2.2 价值的获取 482

20.3 业务设计阶段 483

20.3.1 业务价值的概念 483

20.3.2 业务设计的价值 483

20.4 应用设计阶段 486

20.4.1 应用价值的概念 486

20.4.2 应用设计的价值 486

20.5 客户价值的检验方法 489

第21章 用例设计 493

21.1 基本概念 493

21.1.1 用例的概念 493

21.1.2 用例的作用 496

21.2 业务用例 497

21.2.1 定义与作用 497

21.2.2 内容与能力 499

21.2.3 用例设计1——用例场景 499

21.2.4 用例设计2——用例导图 501

21.2.5 用例设计3——用例数据 502

21.3 应用用例 503

21.3.1 定义与作用 503

21.3.2 内容与能力 505

21.3.3 用例设计1——用例场景 506

21.3.4 用例设计2——用例导图 508

21.3.5 用例设计3——用例数据 511

第22章 规格书与模板  515

22.1 需求调研 515

22.1.1 交付资料说明 515

22.1.2 图——现状构成图 516

22.1.3 文——访谈记录 516

22.1.4 表——既存表单 517

22.1.5 需求4件套 518

22.2 需求分析 519

22.2.1 交付资料说明 519

22.2.2 需求规格说明书 519

22.2.3 解决方案 520

22.2.4 功能需求一览 521

22.3 概要设计 521

22.3.1 交付资料说明 521

22.3.2 架构概要规格书 522

22.3.3 功能概要规格书 522

22.3.4 数据概要规格书 524

22.4 详细设计 525

22.4.1 交付资料说明 525

22.4.2 流程详细规格书 525

22.4.3 功能详细规格书 526

22.4.4 数据详细规格书 526

22.4.5 业务用例 528

22.5 应用设计 528

22.5.1 交付资料说明 528

22.5.2 架构应用规格书 529

22.5.3 功能应用规格书 530

22.5.4 数据应用规格书 530

22.5.5 应用用例 531

附  录

附录A 能力提升训练 534

A.1 观察能力的训练 534

A.1.1 绘画式看问题 535

A.1.2 多角度看问题 537

A.1.3 系统地看问题 539

A.2 软件设计师的三字经 540

A.2.1 拆:理解对象的钥匙 541

A.2.2 组:表达业务的手法 542

A.2.3 挂:随需应变的机关 542

A.3 空间能力的训练 543

A.3.1 在大脑中建立图形 543

A.3.2 三维空间的概念 544

A.3.3 三维绘画:建立空间感 544

A.3.4 三维思考的意义 546

A.4 思考与未来 547

A.4.1 管理系统边界的消失 547

A.4.2 企业管理智能化 548

附录B 索引 549

B.1 关键词 549

B.2 图形/模型 553

B.3 规格书/模板 555

参考文献 55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