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学基础(第四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学基础(第四版)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7.83 2.6折 69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浦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4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9

忻博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浦劬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4
  • ISBN 9787301299753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6页
  • 字数 516千字
【内容简介】
  《政治学基础(第四版)》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对于包括阶级利益在内的社会利益的两重性展开深入分析,以此为逻辑起点,揭示了社会政治生活的政治权力现象和政治权利现象的基础、本质和特性。尔后,按照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两条逻辑主线,分别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包括对于作为政治权力行为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治权利行为的政治参与的分析;对于作为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的国家和执政党现象的分析,作为政治权利的组织和制度体现的非执政党和政治社团的分析;对于作为社会政治文化主要方面的政治权力的思想形态的政治思想的分析,作为政治权利及其对于政治权力的转化形态的精神反映的政治心理的分析。*后,按照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引起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会政治发展现象。

  作者力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正确吸收政治学和相关学科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论述了政治学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力图构成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富有解释力的政治学理论。

  在第四版中,主要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和重要内容有机融入本书,并且用新时代新思维来分析政治现象,阐述政治分析的中国立场,论述国家治理、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等重大政治学基础理论。主要修订内容涉及:1.在导论部分加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基本论述; 2.在第三编有关政治行为的论述中加入“政治斗争”一章;3.在第二编有关政治管理的论述中加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4.在第三编有关政治参与的论述中加入***关于政治参与的论述;5.在第四编有关国家的一章中加入了国家监察体制的新内容;6.在第四编有关政党的一章中重点加入和阐述了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7.在第五编有关政治文化的内容中加入***关于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论述;8.在第六编有关政治发展的内容中加入***政治发展思想、政治民主思想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9.在第七编有关国际政治的内容中重点论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
【作者简介】
  王浦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科院“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目录】
**编政治与政治学

**章政治3

**节政治的含义3

一、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3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6

三、 政治的定义9

第二节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11

一、 政治的起源和发展11

二、 政治的社会地位14

第二章政治学18

**节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18

一、 政治学的含义18

二、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21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24

一、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24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30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34

一、 ***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3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35

三、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41

第四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45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6

二、 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49

第二编政治关系

**章利益与政治59

**节利益的含义和内在矛盾59

一、 利益的形成和本质59

二、 利益的内在矛盾63

第二节利益关系66

一、 利益关系的含义66

二、 共同利益68

三、 利益矛盾72

第三节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75

一、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75

二、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77

第二章政治权力79

**节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性79

一、 政治权力的本质79

二、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82

三、 政治权力的特性85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90

一、 政治权力的类型90

二、 政治权力关系96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作用101

一、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101

二、 政治权力的作用105

第三章政治权利107

**节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107

一、 政治权利的含义107

二、 政治权利的特性114

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120

一、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120

二、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25

三、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129

第三编政治行为

**章政治斗争133

**节政治斗争的含义和类型133

一、 政治斗争的定义及其特征133

二、 政治斗争的类型140

第二节政治斗争的方略和烈度145

一、 政治斗争的方略145

二、 政治斗争的烈度148

第三节政治斗争的作用149

一、 政治斗争对于政治主体的作用149

二、 政治斗争对于社会和历史的作用151

第二章政治统治154

**节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点154

一、 政治统治的含义154

二、 政治统治的特点158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162

一、 政治统治的基础162

二、 政治统治的类型165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168

一、 政治统治的方式168

二、 政治统治的作用171

第三章政治管理174

**节政治管理的含义和特征174

一、 政治管理的含义174

二、 政治管理的特征178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181

一、 政治管理的职能181

二、 政治管理的类型188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192

一、 政治管理的方式192

二、 政治管理的作用203

第四章政治参与207

**节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类型207

一、 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207

二、 政治参与的类型211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215

一、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215

二、 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219

第三节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223

一、 政治参与的作用223

二、 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226

第四编政治体系

**章国家231

**节国家的含义和类型231

一、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231

二、 国家的本质233

三、 国家的历史类型236

第二节国家的形式242

一、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42

二、 国家结构形式246

第三节国家机构248

一、 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248

二、 主要国家机构253

第二章政党257

**节政党的含义和类型257

一、 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257

二、 政党的类型260

三、 政党的作用264

第二节政党制度265

一、 政党制度的含义265

二、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267

三、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270

第三章政治社团276

**节政治社团的含义和特征276

一、 政治社团的定义276

二、 政治社团的特征278

第二节政治社团的类型280

一、 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280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282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284

第三节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87

一、 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287

二、 政治社团的作用289

第五编政治文化

**章政治心理295

**节政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295

一、 政治心理的含义295

二、 政治心理的特点298

第二节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300

一、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300

二、 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305

第三节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308

一、 政治心理的类型308

二、 政治心理的作用312

第二章政治思想315

**节政治思想的含义和特性315

一、 政治思想的定义315

二、 政治思想的特性316

第二节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320

一、 政治思想的结构320

二、 政治思想的类型326

第三节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329

一、 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329

二、 政治思想的作用332

第三章政治社会化333

**节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和特点333

一、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333

二、 政治社会化的特点335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337

一、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337

二、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39

第三节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342

一、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342

二、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346

第六编政治发展

**章政治革命351

**节政治革命的含义和特征351

一、 革命与政治革命351

二、 政治革命的特征355

第二节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358

一、 政治革命的类型358

二、 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362

第三节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364

一、 政治革命的方式364

二、 政治革命的作用367

第二章政治改革370

**节政治改革的含义和特征370

一、 政治改革的定义370

二、 政治改革的特征372

第二节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375

一、 政治改革的目标375

二、 政治改革的方式376

第三节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378

一、 政治改革的条件378

二、 政治改革的作用380

第三章政治民主382

**节政治民主的含义382

一、 政治民主的定义382

二、 政治民主的特征385

第二节政治民主的类型388

一、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389

二、 资本主义民主391

三、 社会主义民主393

第三节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397

一、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397

二、 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399

第七编国际政治

**章国际政治405

**节国际政治的含义405

一、 国际政治的主体405

二、 国际政治的含义412

第二节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417

一、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417

二、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419

第二章国际政治行为423

**节国际政治行为的含义和类型423

一、 国际政治行为的含义423

二、 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类型425

第二节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432

一、 国际政治行为准则的含义和特征432

二、 国际法435

第三章国际政治体系438

**节国际政治体系的含义和特征438

一、 国际政治体系的含义438

二、 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441

第二节时代主题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444

一、 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444

二、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447

**版后记45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