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事拾零 签增书
  • 百事拾零 签增书
  • 百事拾零 签增书
  • 百事拾零 签增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事拾零 签增书

10 2.6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新民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4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青豆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龙新民 著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20007126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字数 372千字
【内容简介】
《百事拾零》为龙新民同志继《感悟宣传》之后推出的新作,主要着眼于30多年来北京市宣传工作方面的某些重大事件或创新性发展,是作者对亲身参与其中的宣传工作及其他有关工作史实的回忆和总结。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龙新民同志的这本回忆和总之作的出版,无疑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宣传工作发展历程的很有意义的纪念,其中的经验思考值得借鉴。

  本书从亲历亲为的角度,以生动写实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北京市宣传工作的发展脉络。书中选取事件发生时的细节、花絮,以及某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史料性与可读性并举,令人回味与思索。
【作者简介】
龙新民,1946年9月出生于湖南祁东,1964年9月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69年7月毕业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入党。历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新闻组组长、新闻部副主任、新闻部主任、副台长,北京电视台副台长兼新闻部主任,中央党校培训部学员,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
【目录】
广播电台归属北京市

北京人学外语的序曲

电波,永不消逝

北京市有了电视台

第一次国外直播足球赛

受欢迎的知识竞赛节目 

为了残疾人的事业

北京台里看春晚

架起友谊的桥梁

难忘的北京国际电视周

开收进电视剧之先河

电视剧创作的开拓者

《渴望》的轰动效应

在美国拍摄《北京人在纽约》

这样的外援我们要

百万市民逛京城

京城唱响《同心曲》

《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出台前后榜样的力量

出租车上看文明

建设环境最清洁最优美的一流城市

报业在改革发展中前进

京城书香飘万家

让新童谣在孩子们中传诵

广播连着市民心

一石激起千重浪

北京对外宣传的新起点

抗击非典的对外新闻发布

歌华--为中华文化而歌

千禧龙年办出千龙网

大学生有了电影节

紫禁城影业开门红

《张思德》的殊荣

牛玉儒被搬上银幕

人民大会堂的新年音乐会

步入世界著名国际音乐节之列

《风雨同仁堂》捧回金奖

从《宰相刘罗锅》到《梅兰芳》

《北街南院》闪耀《万家灯火》

为了文学园地百花争妍

把主旋律唱得更响

社科理论走向普通百姓

谱写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戏曲艺术的辉煌殿堂

献给新千年的礼物

走进首都博物馆

电影博物馆诞生记

为了永恒的纪念

堂上村飞出不朽的歌

京郊大地“燕山情”  

支持“北漂”  引导“北漂”

“儿艺”在改革中走出“迷宫”

“北歌”改制进行曲

四所艺术院校的共同心愿

“宏志生”的报国情

为了同在蓝天下

一次特殊的高考

新疆是个好地方

雪域明珠的记忆

为了京港两地的共同繁荣

祝贺《大公报》百年报庆

刘海若在宣武医院的日子

“水立方”的赤子情

观摩东亚运动会

“欢呼”之后的苦涩

内宣外宣一手抓

“8分钟”里话短长

“善待媒体”——悉尼、雅典奥运会考察一得

“人文奥运”的破题与实践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连战夫妇在老舍茶馆

宋楚瑜参观恭王府

郁慕明感言卢沟桥

春到河畔迎新年

活跃在巴黎“中国文化周”  

“柏林亚太周”里巧周旋

莫斯科迷人的晚上

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做客

中法文化年传佳话

最好的一届《财富》论坛

亲历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