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陆架外部界限:科学与法律的交汇

15 1.0折 150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库克(Peter J. Cook)、[英]卡利通(Chris Carleton) 编;吕文正 译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5

白洋淀书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库克(Peter J. Cook)、[英]卡利通(Chris Carleton) 编;吕文正 译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2781989
  • 定价 15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5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庆祝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曾形容该《公约》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此评价恰如其分。首先《公约》设立了一种模式,沿海国能藉此满怀信心,公正、和平地确定和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其大陆架;其次,它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利用我们的共同继承财产--深海奠定了基础。毫无疑问,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第1章引言
第2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1海洋法的现代进程
2.2《公约》的主要特征
2.3《公约》设立的机构
2.4监控未来发展
第3章大陆架的法律问题
3.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1958年《大陆架公约》的大陆架条款的比较
3.2第七十六条各条款的评述
3.3沿海国在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时应遵循的程序小结
第4章大陆边缘特征
4.1大陆架定义中地貌和地质概念
4.2大陆边缘地貌与构成
4.3大陆边缘地质学
4.4大陆边缘类型与第七十六条应用
4.5结论
第5章大陆边的资源和国际法
5.1国家对大陆边拥有的权益
5.2大陆边主张引起的国家责任
5.3大陆边主张给国家带来的机遇
5.4对主张大陆边国家的挑战

第二部分方法论
第6章大地测量技术
6.1坐标系统和基准
6.2国家和国际基准
6.3大地定位
6.4误差理论
6.5观测网分析
6.6距离测定
第7章历史上的海上定位方法
7.1天文观测
7.2陆地电子定位方法
7.3船位推算法(速度和方向的测量)
7.4卫星定位系统介绍
7.5平面基准
7.6总结
第8章卫星定位方法
8.1第一代:美国海军多普勒导航卫星系统
8.2第二代:NAVSTARGPS和GLONASS
8.3GPS定位
8.4GPS设备
8.5GPS的未来
第9章历史上的水深测量法
9.1机械方法
9.2单波束回声探测仪
9.4总结
第10章现代水深测量法
10.1侧扫几何学
10.2干涉测深法
10.3差分相位法
10.4多道窄波束法
10.5优点比较
10.6水平与垂直定位设备的影响
10.7姿态的影响
15.5沉积物厚度资料的来源
15.6欧洲地学资料
15.7世界数据中心系统
15.8数据可视化
15.9基于网络的资料

第三部分建立划界案
第16章初步评价
16.1初步评价
16.2情形A:无延伸型大陆架
16.3情形B和C:延伸型大陆架
16.4编辑可用资料
16.5划定大陆坡脚
16.6第七十六条公式的应用
16.7最外界限
16.8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
16.9新资料采集
第17章大陆架界限的具体实现
17.1情形A:无扩展型大陆架
17.2情形B:大陆坡脚加60海里
17.3情形C:基于坡脚和沉积物厚度的界限
17.4最外界限
17.5结论

第四部分其他问题
第18章洋脊问题
18.1定义
18.2历史背景
18.3洋脊类型
18.4第七十六条洋脊条款的适用
18.5位于洋脊之上的岛屿
18.6增生洋脊和第七十六条
18.6结论
第19章深海扇问题
19.1科学和法律的交汇
20划界问题
20.1海上边界的划定
20.2200海里以外的边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