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画谱:麻雀(花鸟卷)
  • 故宫画谱:麻雀(花鸟卷)
  • 故宫画谱:麻雀(花鸟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宫画谱:麻雀(花鸟卷)

30 4.4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永年 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白洋淀书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永年 著
  •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3403276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历代名画技法精讲系列
【内容简介】

  《故宫画谱·花鸟卷:麻雀》麻雀一身赭色,四处可见,常于曙色微明之际扰人清梦。它身材矮胖,既无五彩羽翼,亦无婉转好音,也不能展翅高飞:也许正是它时时与人相近,又处处可见,引得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咏怀,更有历代画家不遗余力为其「写真」,在传统绘凶题材中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席之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汜》中记载了南朝刘宋画家顾景秀画的「蝉雀扇」,画家虽仅被评为「中品上」,但陆探微、顾彦先等见此作「皆叹其巧绝」,南齐有丁光亦「擅名蝉雀」,不过被谢赫认为「笔迹轻赢,非不精谨,乏于生气。在唐朱景玄撰的《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了边鸾「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但这些凶家的作口叫早已不存,后人只能于只言片语中空存断想。而后世有迹可寻的画家中,爱写上林苑珍禽异兽的「黄家富贵」体创导者黄氏父子也爱画麻雀,黄筌少时曾从刁光胤学「竹石花雀」,《宣和画谱》中载有其《桃花雏雀图》等多幅雀图,可惜的是我们只能从仅存于世的课子稿《写生珍禽图》中一睹其画雀风采;幸有其子黄居窠「花乌竹禽皆不失筌法」,其唯一传世作品《山鹧棘雀图》写数只笔法细密的麻雀;而与「黄体画风抗衡的崔白常写「山林飞走」,更是以《寒雀图》为小小麻雀出了专集,麻雀的画法也更力生动自然;而两宋翎毛小口凹中更是「雀跃欢呼」,上至帝王、下至凶工,都留下了不少生动的雀影.徽宗的《写生珍禽图》、《腊梅双禽图》分別以水墨和工笔没色法写麻雀,吴炳的《竹雀图》以及更多无款作u叩如《谷丰安乐图》、《瓦雀栖枝图》、《斗雀图》等写尽了麻雀争食、栖息、飞鸣、争斗的姿态;写于宋元之交的《雏雀图》则让我们看到了画风正在悄悄地由工及写;另有辽墓出土的《竹雀双兔图》,从中可以看到宋辽之间画风的关联;元人《鸠雀争春图》中的麻雀笔致渐肆;到了明代,因「雀」与爵音近,平民麻雀演绎成了象征「爵位」的名鸟,常「百雀」群集于松、梅、竹上,谓「百爵」,小小麻雀既能「加官进爵」又能「自在民间」。在明代画院中「百雀二石集,蔚为壮观,真可谓「麻雀变凤凰」、《宣和画谱》也曾记载「牛戬、李怀袞之徒」作百雀图,因其「工巧有余而殊乏高韵」而「不得附名于谱。明代院画家边景昭有《群雀图》、《花鸟图》、《三友百禽图》存世可考,重创《百雀》画风,使麻雀成为主角;孙隆以没骨法写麻雀,別开生面;林良更是以墨笔草书放笔开凶雀大写意画风:口口纪承边景昭画风,续写「百雀」,至清代,画家中擅翎毛者渐少,新罗山人独出新意,麻雀拟人欲语;及至现代,老一辈的画家唐云、陆抑非、江寒汀等都擅画翎毛,展现了他们不同的画雀风格。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画风,如云烟过眼,而麻雀始终被画家们宠爱着,何其幸也。或许是因为这叽叽喳喳的小鸟儿带给了大家更多的平常心吧!在此摘录首宋人杨万里的《寒雀》诗来清爱雀之人翻开这册图绘麻雀千秋的画谱:「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目录】

基础画法
麻雀的结构与形态
麻雀的画法
工笔麻雀起手式
意笔麻雀起手式
麻雀的各种姿态


技法精讲
宋 黄居案 山鹧棘雀图轴
宋 伕名 竹梅小禽图页
宋 伕名 杨柳乳雀图页
宋 牧溪 竹雀图轴
明 林良 松梅寒雀图轴


名作临摹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
宋 伕名 百花图卷
宋 崔白 寒雀图卷
宋 吴炳 竹雀图页
宋 赵佶 腊梅双禽图页
宋 佚名 瓦雀栖枝图页
宋 佚名 驯禽俯啄图页
宋 伕名 霜篠寒雏图页
宋 伕名斗雀图页
宋 宋汝志(传)雏雀图页
宋 伕名 竹雀图页
宋 伕名 雀山茶图页
辽 伕名 竹雀双兔图轴
明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轴
清 任伯年 梅雀图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