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13 2.3折 56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文君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4

白洋淀书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毕文君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8488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29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以史传传统为梳理线索,在文学传统的当代重建这一理论背景下,全面把握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文学创作资源、小说审美趣味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在对史传传统的理解中,《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将史传的内在背离性作为重点考察论题,在历史书写的多样化表征中探究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史传精神的深刻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复杂历史意识与美学形态,从而对当代长篇小说与文学传统间的多层次关系有所阐发。
【作者简介】
  毕文君(1979—),女,山东烟台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中国当代小说的理论、批评研究,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主持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一项。现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前言

上编史传精神与文学传统的当代重建
绪论文学传统: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
一文学传统当代重建的可能性:基于学术研究史的考察
二研究的中西差异下对“历史化”问题的不同表述
三文学传统的当代性:悖论还是“幽灵”
第一章文章分类学意义下的史传及其传统
一史传语义
二体别梳理
三作为文章叙事模式所显露的叙事诗学
第二章史传的内在背离性
一“史”与“传”不同指向的辨析
二作为小说中不同流向的“史传传统”与限定中存在的难度与问题

中编史统散而小说兴:“史传三调”与现代长篇小说话语发端
第一章趋向正史/事件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时代命题的开启
一正史/事件:以《左传》《史记》为中心的考察
二从“说部之讲史”到《三国演义》
三小说中的“时代时间”:以茅盾《子夜》为代表的事件叙写
第二章趋向人物/经历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历史记忆的绵延
一写人人史:《世说新语》至“传奇”
二《水浒传》:“为人立传”中叹“众生梦魂”
三《骆驼祥子》与现代人物品格
第三章趋向世情/虚构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之雅俗变格
一幻渺与荒唐: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例
二李劫人《死水微澜》:“旧式的传统”亦有“新世情”的隐括
第四章史传精神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资源
一文学资源的逆向回溯研究:通说之思与比较之维
二逆向回溯的问题语境与文学资源对话的可能性限度
三由文章学角度的文本嵌入到文学精神风貌面向的意义渗透
四文学在历史缝隙处的游走与嵌入

下编史传传统与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第一章史传分离与史传兼合:史传的内在背离与历史观的审美表达
一小说“隐括机制”下的史传分合
二史传分离与小说趣味的分化
三小说完形中的历史美学问题
第二章孙犁的文体分裂与背后复杂的历史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与散文在文类分布上的理论盲点
二文本间隙与文体分裂:《风云初记》的文体裂隙
三周边文本的矛盾形态:利用“旧形式”与“体验到时代总的精神”之缠绕
四历史观念的审美表达与文学取向:“政策把握”与“小说附属”间的徘徊
第三章“规范”的历史话语与难以被规训的历史意识
一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中的历史想象
二史传的强大覆盖力:实与虚限度的模糊
第四章两难中的持续历史书写:姚雪垠《李自成》的文体实践
一作为“前文本”的史料:小说家的潜在选择
二历史意识与文体自觉:对传统小说“兴味线索”的发掘
三“小说的生活逻辑”观与“生长出中国的小说艺术”
第五章文学小传统下的个体记忆与小说诗学:宗璞《野葫芦引》
一女性视界与知识分子心态的别样介入
二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把我的书只当作小说”
三消逝的边界:由“野”开始
第六章文人化的史与俚俗化的传:口述与长篇小说研究的历史意识
一方法、角度、链接的可能:非意识形态的历史观
二长篇小说与口述结构
三“声口”同“复调”:《檀香刑》《上海魔术师》《花腔》
第七章历史事件虚构向度与人性勘探真实维度:迟子建《白雪乌鸦》
一对虚构权力的有意警惕:“城市地图式”的灾难叙述
二人物的出场、群像刻画与小标题式结构
三恒常生命的参差对照与苦难中的诗意气息
第八章史传传统的新与旧:范本选择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体自律性
一史诗追求及时代感下的惶惑
二写出“自己的语言”:老舍《正红旗下》的启示
三关于“恐惧”与“终结”的心象
第九章“未完成”中的历史消息:《在严寒的日子里》的文体混杂
一丁玲创作《在严寒的日子里》的前前后后
二《在严寒的日子里》两个版本的对读
三“未完成”原因的探究
第十章历史隐喻与知识困局:以张大春《城邦暴力团》为例
一江湖与城邦的重构:“去神秘化”面孔翻转类型化武侠主题
二楔人世俗社会的成长故事:个体经验的介入与残酷青春的逃遁幻想
三民间社会与“小世界”眼光:以翻动隐秘历史的写作逼近“更大的暴力”
四“知识”与故事的消长:如何在史传传统中寻找小说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