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比较研究
  • 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比较研究
  • 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比较研究
  • 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比较研究

平装16开

45 3.8折 118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悦迪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04

白洋淀书斋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悦迪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2803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时代,包含算法、大数据等特征在内的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授权标准及宽严尺度直接关系着专利法鼓励技术创新的立法目的能否实现,但是其在专利审查和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书从计算机实施的发明所具有的特点出发,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与普通发明相比,在专利客体适格性、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等授权要件判断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提出体系化解读其可专利性的观点以及具体的完善建议。
【作者简介】
郑悦迪(1989.05-),女,北京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目前在国家法官学院担任教学科研岗位工作(实习期)。2021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5-2016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擅长从事比较法研究。博士期间,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个省部级研究课题,同时在《知识产权》、《电子知识产权》等知识产权学科内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客体适格性标准的历史考察

    二  抽象思想与其实际应用的辨别

    三  软件与数学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四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之创造性影响因素及其评判难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整体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整体结构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一章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之可专利性概述

  第一节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

    一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定义

    二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特点

  第二节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类型

    一  方法类权利要求

    二  产品类权利要求

    三  权利要求的撰写形式与本质

  第三节  可专利性的界定

    一  客体适格性

    二  实用性

    三  新颖性

    四  创造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之专利客体适格性

  第一节  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实质

    一  技术论

    二  实用主义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视域下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适格性

    一  与产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专利适格性判断标准

    二  “两步测试法”的适用问题与效果

    三  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中特殊元素的专利适格性

  第三节  欧洲专利组织中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适格性

    一  “任何硬件”判断法的由来

    二  “任何硬件”标准的适用:相关概念与存在的问题

    三  典型不可专利的客体

  第四节  日本专利制度中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适格性

    一  法定发明的构成要件

    二  客体适格性判断的双重视角

    三  特殊对象的专利适格性

  第五节  我国专利制度中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适格性

    一  可专利客体判断方法和标准在我国的演变

    二  我国计算机实施的发明专利保护现状

    三  待解决的问题

  第六节  不同专利制度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一  已达成的共识

    二  存在的主要分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