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普照寺碑·亦称集柳碑 | 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 钤印:艮盧旧藏、钱启岱

5500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传拓年代清早期 (1645-1735)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1 × 1 cm

数量1册

货号3433

上书时间2023-11-03

九雁斋碑帖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商品描述
【碑刻简介】
集柳碑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普照禅寺内,是我国金代著名的石刻。
金皇统四年(1144年),普照禅寺主事和尚妙济禅师觉海对寺院进行扩建和修缮,一面请仲汝尚撰写《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的碑文,一面奔波集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墨迹,最后由名记得工仲汝羲精刻于石上。此碑被称为“集柳碑”。碑高8尺6寸,宽3尺9寸,厚2尺1寸,字径1.5寸,共1261字。西安碑林里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因而临沂的《集柳碑》被称为“东柳”。
康熙七年(1668年)集柳碑于郯城大地震中折断为数截,精心修复后仍残缺128字。道光年间又有僧人误以刮洗,臻使笔划粗肥失去原来风貌。抗战时期日军险将石碑盗走。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四旧”砸碎。
【实景图】
现存于临沂市博物馆内的集柳碑系1979年比照数种拓本复制而成。现王羲之故居普照寺院内有复建集柳碑。
【外观】
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拓本版本、考据】
依考据,是明末清初拓,较乾嘉拓“断碑于土”本多数十字
据张彦生著《善本碑帖录》,明末清初碑少断裂,后继续断损更甚,字渐瘦。嘉庆初期拓本四行“断碑于土”四字皆不损,字尚佳。是明末清初拓本之考据。
【钤印递藏】
封面有旧题签、钱启岱钤印:“钱启岱”、“艮盧旧藏”
【保存状态】
保存完好,品相颇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清初原装旧裱·锦面纸板·镶黑边儿裱·经折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