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 美国、俄国和冷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俄国和冷战

65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拉费伯尔 著;牛可 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0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书友kw6168557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拉费伯尔 著;牛可 译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0
  • ISBN 9787506287548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440千字
  • 原版书名 Am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ar 1945-2006, 10e
  • 丛书 大学堂
【内容简介】
《美国、俄国和冷战》初版于1967年,40余年里不断修订而畅行不衰,是冷战史的一部经典之作。198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翻译此书第三版,定名《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9,深受好评。

正如书名《美国、俄国和冷战9所揭示的,这是一本从美苏视角来解析冷战的著作。它聚焦于冷战的两个主角,上溯19世纪两国的历史纠葛,下及2006年双方关系,以此论述了冷战的缘起、演变、结束以及对今日美俄关系的影响。

《美国、俄国和冷战》强调两国国内政治对于冷战进程的重大影响。美苏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领导人性格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对外政策。美国在这一点上尤甚。作者认为,美国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主导性,故对其予以更为严厉的批判。
【作者简介】
 沃尔特·拉费伯尔,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1968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时代:1750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和国外方面》,《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巴拿马运河:历史视野中的危机》,《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5-1998》,《迈克尔·乔丹和新全球资本主义》,《死亡的赌注:林登·约翰逊、越南和1968年大选》。他还是《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美国对机会的寻求》(有中译本)的作者。他所著《冲突:历史上的美日关系》(1997年)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和霍利奖。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前言

第十版序

致谢

引言 历史的重负(1941年以前)

第1章 门户开放,铁幕落下(1941-1945年)

一、 蜜月从未出现

二、 为开放的世界而战

三、 妄想狂或现实主义者?

四、 毁灭世界的锅炉被造出来了

第2章 两个冷战宣言(1946年)

一、 中国局势失控

二、 中东--两个冷战宣言

三、 德国问题与核武器控制

四、 犹疑未决中的美国

第3章 一个胡桃的两半(1947-1948年)

一、 杜鲁门主义

二、 马歇尔计划

三、 “X”文章

四、 寻求军事安全

五、 苏联人的新政策

第4章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中的“别样的世界”(1948-1950年)

一、 柏林危机与北约建立

二、 重新争夺欧洲

三、 美国失去了中国

四、 杜鲁门政府的冬天

五、 美国的冷战蓝图

第5章 朝鲜的战争:为了亚洲也为了欧洲(1950-1951年)

一、 从朝鲜的内战到朝鲜战争

二、 在全球推行攻势

三、 麦卡锡主义

四、 美军跨过三八线

五、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冲突

第6章 新问题和新面孔(1951-1953年)

一、 北约的战略

二、 作为转型人物的艾森豪威尔

三、 斯大林之死

第7章 别样的冷战(1953-1955年)

一、 美国新政府的别样冷战

二、 新视野

三、 灰色地带的挑战

四、 北约取代了欧洲防务共同体

第8章 苏伊士运河的东西两边(1954-1957年)

一、 争夺第三世界

二、 苏联的政策转向

三、 苏伊士运河危机

四、 美国大选与意识形态共识

五、 文化冷战

六、 赫鲁晓夫攀上权力顶峰

第9章 新边疆和老难题(1957-1962年)

一、 “导弹差距”与《盖瑟报告》

二、 东风与西风

三、 不确定的新阶段

四、 肯尼迪的新政府

五、 柏林墙

六、 走向越南的泥沼

第10章 东南亚及其他地方(1962-1966年)

一、 古巴导弹危机

二、 加速冲向越南的泥沼

三、 美国在非洲和拉丁美洲

四、 越南战争升级

第11章 新的遏制:缓和之兴衰(1966-1976年)

一、 不稳定的缓和

二、 尼克松主义

三、 大选与缓和

四、 缓和的破产

第12章 从冷战到老式战争:里根和戈尔巴乔夫(1977-1989年)

一、 混乱的卡特外交

二、 美苏关系中的“中国牌”

三、 苏联的危机

四、 卡特外交政策的崩溃

五、 里根的反苏外交

六、 里根主义的失败

七、 旧体制、新思维

八、 冷战的转折

第13章 新的世界秩序,还是分裂的时代?(1989-1993年)

一、 苏联消失,世界分裂

二、 天鹅绒手套与铁拳

三、 “积极地维护现状”

四、 两伊战争

五、 两位总统的下台

第14章 后冷战时代分裂的世界:克林顿、叶利钦和另一个布什(1993-2001年9月11日)

一、 可预见性的终结

二、 扩展民主和扩展市场

三、 克林顿主义

四、 军事行动的扩张

五、 来自俄罗斯的问题

六、 单边主义

第15章 颠倒的世界(2001-2006年)

一、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

二、 入侵伊拉克

三、 创造自己的“事实”

四、 颠倒的美俄关系

译名对照表

出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