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行书教程
  • 大学行书教程
  • 大学行书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行书教程

20 4.2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世鸿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

上书时间2024-07-01

五好图书坊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邱世鸿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64629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行书是比较晚出的书体。从形态上说,“行”者,与“坐”、“跑”相对而言。《说文解字》云:“行者,人之步趋也。”行书最初又叫“行押书”、“行狎书”。唐韦续谓:“行书,正之小讹也,钟繇谓之行押书。”①而《宣和书谱•行书叙论》日:“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草行。”言其“贵简易相间流行”。最初传为刘德升所创,其门下有钟繇、胡昭二弟子。钟瘦胡肥,而实迹都不可见。钟繇的楷书确有行书之意趣,也可玄想其行押书之特点。当然,真正能看到比较清楚的二王行书,也已经是唐代摹本了。对于行书的特点,苏轼有个形象的说明:楷如坐着,行如行走,草如跑步。行走最好地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虽然它后起而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行书分为行楷与行草。所以,简单地说,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书体,兼有楷书和草书的某些特征。
【作者简介】
邱世鸿,笔名丘若,号抚云斋主。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88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系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西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书法教育与研究)硕士学位。1991年至2003年任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篆刻教师。2003年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文系书法蒃刻教师。2003
【目录】
前言

理论篇

 第一章 行书书体史论

    第一节 行书名称及历史沿革

    第二节 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第三节 行楷、行草的特点

    第四节 魏晋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五节  南北朝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六节 唐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七节  宋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八节 元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九节 明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十节 清代行书特征及代表书家

 第二章 历代行书技法论

    第一节 西晋行书技法

    第二节 东晋行书技法

    第三节 南北朝行书技法

    第四节 唐代行书技法

    第五节 宋代行书技法

    第六节 元代行书技法

    第七节 明代行书技法

    第八节 清代行书技法

技法篇

 第三章  理性临帖——以古典范本为依据的课堂教学实践与体验

    第一节 教学要求

    第二节 精细临帖——冯本《兰亭序》的笔法分解

    第三节 精细临帖——褚本《兰亭序》的笔法、结构分析

    第四节 精细临帖——《兰亭序》的章法与风格

    第五节 准确临帖——《集王圣教序》的笔法分解

    第六节  准确临帖——《集王圣教序》的线条结构分析

    第七节 准确临帖——《集王圣教序》的章法与风格分析

    第八节 分解临帖——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笔法分解

    第九节 分解临帖——颜真卿《祭伯文稿》的线条结构分析

    第十节  分解临帖——颜真卿《裴将军诗》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十一节 分析临帖——苏轼《寒食诗帖》的笔法分解

    第十二节 分析临帖——苏轼《新岁展庆帖》的结构分析

    第十三节 分析临帖——米芾《苕溪诗卷》的笔法、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四章  感性临帖——以主观感悟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教学要求

   第二节 记忆临帖——王羲之《丧乱帖》的笔法形态分析

   第三节  记忆临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的结构与风格的分析

   第四节  夸张临帖——李世民《温泉铭》的笔法与构成关系分析

   第五节 夸张临帖——李黾《云麾将军碑》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六节  印象临帖——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的笔法与结构分析

   第七节  印象临帖——张雨《题画诗卷》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八节  写意临帖——何绍基《行书诗册》的笔法与结构分析

   第九节  写意临帖——何绍基《行书轴》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五章  审美临帖——以审美风格品评为旨归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创作思想培养

   第一节 教学要求

   第二节 以豪放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三节 以静穆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四节  以爽利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五节 以俊逸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六节 以险劲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七节 以朴茂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八节  以奇崛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九节 以雄强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十节 以苍劲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十一节 以清通风格为旨归的审美临帖

 第六章  走向创作——以古典范本为依据的个人风格的探索与建立

    第一节 教学要求

    第二节 依托二王书风的行楷创作

    第三节 行草创作的观摩与剖析

    第四节 教师行书创作作品赏析

    第五节 学生行书创作作品赏析

    第六节 理论总结:书法创作三态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