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本草新编》谢宗万2001中医古籍32开300页:本书是在清同治年间由川人龚锡麟等整理编成的一部四川省民间草药书《天宝本草》的基础上,对其原载药物进行的考据修订,同时增补别名、形态特征、药图、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现代临床应用及校注、附注等项。全书分研究概述、药性赋及药性歌三篇。药性歌载药149味,加药性赋有名而药性歌未载的药物40味,合计189味。并增设原药墨线插图166幅以供考据。
末附药名中文和拉丁学名索引,便于检索查阅,可供中医和西南地区民间草药医临床、中药与民间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的参考。目录:刺黄芩·地龙胆·铧头草·荔枝草·铁马鞭·金鸡尾·凤尾草·金龟莲·三白苔·臭藤·酸通·地麦冬·仙遗粮·金刚藤·淮木通·隔山撬·地阳雀·滑药根·矮茶风·毛秀才·肺经草·水皂角·猪鬃草·兰花草·水案板·虎舌草·开喉箭·鱼腥草·无娘藤·挖耳草·四朵梅·无根草·水白蜡·水黄连…(189味)。
¥
37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清)龚锡麟等原著;谢宗万,邬家林新编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0139727
出版时间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00页
上书时间2023-04-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天宝本草》,民间草药近代著作。一卷。书的名称是因治病草药有如天宝之义,清代四川龚锡麟撰。本书将药物按药物四气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以歌赋的形式介绍149种草药的临床功用和所主疾病等。
《天宝本草新编》谢宗万2001中医古籍32开300页:本书是在清同治年间由川人龚锡麟等整理编成的一部四川省民间草药书《天宝本草》的基础上,对其原载药物进行的考据修订,同时增补别名、形态特征、药图、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现代临床应用及校注、附注等项。全书分研究概述、药性赋及药性歌三篇。药性歌载药149味,加药性赋有名而药性歌未载的药物40味,合计189味。并增设原药墨线插图166幅以供考据。
末附药名中文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便于检索查阅,是一部文图并茂的四川省地方性本草,可供中医和西南地区民间草药医临床、中药与民间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的参考。1.刺黄芩2.地龙胆3.铧头草4.荔枝草5.铁马鞭6.金鸡尾7.凤尾草8.金龟莲9.三白苔10.臭藤11.酸通12.地麦冬13.仙遗粮14.金刚藤15.淮木通16.隔山撬17.地阳雀18.滑药根19.矮茶风20.毛秀才21.肺经草22.水皂角23.猪鬃草24.兰花草25.水案板26.虎舌草27.开喉箭28.鱼腥草29.无娘藤30.挖耳草31.四朵梅32.无根草33.水白蜡34.水黄连35.红姑娘36.毛脚鸡37.野黄麻38.毛蜡烛39.凤尾莲40.捆仙绳41.铜针刺42.杨柳须43.铁灯心44.笔筒草45.山慈菇46.马蔺47.天泡子48.面根草…(189味)。
内容简介:
《天宝本草新编》是在清·同治年间由川人龚锡麟等整理编写而成的一部四川省民间草药书《天宝本草》的基础上,对其所载药物进行其原考订,并对《药性歌》原歌括中欠妥之处作适当的修改,同时增补别名、形态特征、药图、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现代临床应用及校注、附注等项。校注是指对五个不同版本在校勘之后的注释。全书分研究概述、药性赋及药性歌三篇,药性歌载药149味,另药性赋有名面药性歌未载的药物40味,合计189味。附药图166幅,书后有药名中文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便于检索查阅,是一部文图并茂的四川省地方性本草,可供中医和西南地区民间草药医临床、中药与民间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的参考。
目录:
第一篇《天宝本草》研究概述
第二篇《天宝本草新编》药性赋
第三篇《天宝本草新编》药性歌
1.刺黄芩
2.地龙胆
3.铧头草
4.荔枝草
5.铁马鞭
6.金鸡尾
7.凤尾草
8.金龟莲
9.三白苔
10.臭藤
11.酸通
12.地麦冬
13.仙遗粮
14.金刚藤
15.淮木通
16.隔山撬
17.地阳雀
18.滑药根
19.矮茶风
20.毛秀才
21.肺经草
22.水皂角
23.猪鬃草
24.兰花草
25.水案板
26.虎舌草
27.开喉箭
28.鱼腥草
29.无娘藤
30.挖耳草
31.四朵梅
32.无根草
33.水白蜡
34.水黄连
35.红姑娘
36.毛脚鸡
37.野黄麻
38.毛蜡烛
39.凤尾莲
40.捆仙绳
41.铜针刺
42.杨柳须
43.铁灯心
44.笔筒草
45.山慈菇
46.马蔺
47.天泡子
48.面根草
……
第一篇《天宝本草》研究概述 《天宝本草》是一部四川省地方性本草,实即四川省民间草药,据《四川省医药卫生志》①记载,《天宝本草》为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川人龚锡麟所编,我们查阅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并访问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图书馆,对同治初刻本均无有藏书,迄至目前为止,我们只见到如下五个刻本:(一)光绪二年丙子重刻本(公元1876年有两个版本即甲A本,为成都棉花街文乐斋刻本;甲B本内容为其重印本;二者除书名字体和有无炎帝画像及文乐斋字样略有区别外,其余内容完全一致。为讨论方便起见,此二者统称为“甲本”)。(二)光绪癸未(光绪九年)重刊,方便堂梓行本(公元1883年刊本,简称“乙本’):(三)民国二十一年新刊,吕文明、日文滨堂藏板(公元1932年刊本,简称“丙本”);(四)民国二十八年新刊本,未具梓行堂号(公元1939年刊本,简称“丁本”)。这五个刻本均未著撰人,亦无序跋。由于同治初刻本无法得见,因此,只能就光绪以后的五个刻本进行研讨。 1.《天宝本草》释名 “天宝”一词,《辞海》解释为“天然的宝物”。王勃《膝王阁序》有“物华天宝”语。我们认为四川民间本草以“天宝”为名,有四川草药皆为天然宝物之意,此与唐代之国号“天宝”毫无关连之处。 2.《天宝本草》全书概貌 全书分药性赋与药性歌两大部分,药性赋为182味草药,按寒、热、温、平四性用骈文体裁写成寒性赋、热性赋、温性赋与平性赋四种“骈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