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

26 2.2折 118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寒松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73

上书时间2024-05-21

豫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寒松 著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7302988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是论述汉字书法教学的书,也是一本学员书法作品集。《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作者积二十多年书法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家庭辅导”、“临摹创作”、“观念创新”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书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百个问题。这一百个问答,由于贴近实际,直言误区,又编入了教学实践的成果,因此,不仅给读者以启迪,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书法教学100个为什么》是“吴寒松教学法”成果的又一次全面展示。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五种线条加三化”的书法教学方法,以及吴寒松的“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正草隶篆都可入门”、“选择范本应对学员胃口”、“兴趣第一,技法第二”、“反对千人一面”、“课堂教学家长伴读制”、“课堂教学必须设计”,以及在范本选择上的“三取法说”、“碑帖互补说”、“简石互补说”、“配方说”,在汉字创作中的“构成说”、“重复等于自杀说”、“创造适应说”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已经在大无限艺术学校深入人心。一些教师也因此得益,所有的学员也因此而提高了学习传统艺术的兴趣和效率,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学员,在历年的全国书法等级考核中,在国内外各类书画大展赛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都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成功。二十多年中,经吴寒松亲临辅导的学员已达二万三千多人次,他们中有的考入了中国一流的大学,有的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书法专业教师,或在各自的岗位上凭借所掌握的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发挥着推动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作用。
【目录】

前言
汉字书法·传统文化的根
一、学习方法篇
1.为什么必须慎重选择第一本字帖?
2.为什么学龄前儿童宜选择楷书之外的书体学习?
3.为什么“吴寒松教学法”不从点画人手,而从“练线”开始?
4.为什么初学书法应选择羊毫笔?
5.为什么“界格”宜简不宜繁?
6.为什么说初学书法字宜大不宜小?
7.为什么既要技法,又要心态?
8.为什么说笔画、结体、章法三者相互依存?
9.为什么钢笔不能替代毛笔、设计不能替代书写?
10.为什么“执笔无定法”?
11.为什么要关注“主笔”?
12.为什么要注意起笔与收笔?
13.为什么要了解“线条的性格”?
14.为什么要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15.为什么要了解书法与篆刻的关系?
16.为什么要了解用墨的方法?
17.为什么要了解毛笔性能和用笔的方法?
18.为什么要理解“知其白,守其黑”?
19.为什么说写字更需要用脑?
20.为什么不可“三日一帖,五日一碑”?
21.为什么要了解笔力、笔势和笔意?
22.为什么“力攻”还需“智取”?
23.为什么艺术不可做“加减法”?
24.为什么要参加比赛和考级?
25.为什么要学习落款和盖章?

二、课堂教学篇
26.为什么要学习视觉判断ABC?
27.为什么要学习传达的方法?
28.为什么课堂教学需要设计?
29.为什么要培养学员的心理素质?
30.为什么要处理好“技法训练”与“创造意识培养”的关系?
31.为什么要让学员“抬起头来走路”?
32.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员的“眼力”?
33.为什么教学必须兼顾学生与家长?
34.为什么说兴趣第一、技法第二?
35.为什么课堂讲评必须“常评常新”?
36.为什么必须不断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
37.为什么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8.为什么要处理好“平整与奇绝”的关系?
39.为什么要处理好“疏密与布白”的关系?
40.为什么要处理好“呼应与协调”的关系?
41.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好减少拘束与设置目标的关系?
42.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引进“几何化”、“数字化”和“方格化”等方法?
43.为什么说设置目标就是设置“助推器”?
44.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指导?
45.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好九大关系?
46.为什么要做到“临帖三到”?
47.为什么要“碑帖互补”?
48.为什么要“简石互补”?
49.为什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个别辅导为主”?
50.为什么要培养“审美素质”?
51.为什么要培养学员否定自己和容纳别人的意识?

三、家庭辅导篇
52.为什么家长要学会“抓大放小”?
53.为什么学习书法必须“手不离笔”?
54.为什么字还可以改变人?
55.为什么学习书法从点画开始,而评赏作品要从大处着眼?
56.为什么需要营造一个家庭学习环境?
57.为什么说“积累是硬道理”,又说“字不是练得越多越好”?
58.为什么要重视“家庭作业”?
59.为什么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60.为什么要采用“家长陪读制”?
61.为什么既要追求目标,又要体会过程?
62.为什么“手把手”宜少不宜多?
63.为什么学繁体用简体不矛盾?
64.为什么书法还具有“第三种价值”?

四、临摹创作篇
65.为什么必须临摹与创作相结合?
66.为什么要在青少年书法教学中尽量保存“童趣”?
67.为什么必须正确认识传统?
68.为什么“临得像”只是初级目标?
69.为什么既要“广博”又要“约取”?
70.为什么要“读帖”?
71.为什么必须兼备“理智”和“忘我”两种素质?
72.为什么要做到“三宁三勿”?
73.为什么“入门”是为了“出门”?
74.为什么说汉字取自于形象而成于意象?
75.为什么书法创作必须照顾居室与展厅的现代环境?
76.为什么临帖必须经由“三个阶段”?
77.为什么必须设置“考级专项课程”?
78.为什么“和谐”与“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79.为什么书法家要向画家学习?

五、观念创新篇
80.为什么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根”?
81.为什么毛笔被称为“慧笔”?
82.为什么说“文房四宝”皆学问?
83.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游戏意识”?
84.为什么说“学艺”是个艰苦的过程?
85.为什么书法不是抄写诗文而是创造艺术品?
86.为什么书法不能脱离文字?
87.为什么“眼高手低”不一定是坏事?
88.为什么选择范本要对“学生胃口”而不是对“教师胃口”?
89.为什么中国书画的魅力全在于“一软一化一写”?
90.为什么说书法家是在“写感觉”?
91.为什么说重复等于“自杀”?
92.为什么说艺术必须有自己的符号?
93.为什么说书法是最抽象的艺术?
94.为什么说“破”是“立”的基础?
95.为什么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作辅导”?
96.为什么要了解汉字的构成原理?
97.为什么艺术家既要创造作品又要创造适应?
98.为什么选择字帖也要重视“配方”?
99.为什么要懂得艺术创作的“我、物、游”三者关系?
100.为什么书法家需要“意象思维”?
学员作品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