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演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文观止演义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18.99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鼎钧 著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墨渊轩图书专营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鼎钧 著
  •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110814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古文观止演义
  • 丛书 爱智典藏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演义》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基,以欧美新批评“细读法”为参照,对作品进行了由点到线、由释义到还原、由二维到多维、由学问到创作、由作品到人生、由文化到哲学、由文学到宗教的精彩“化讲”,由此将文字构成的精神世界化开,把文学接受推升到了“参天地化育”的高度。
  《古文观止演义》不是根据《古文观止》扩展而成的章回小说,而是王鼎钧先生对24篇古文的“化讲”。
  王鼎钧先生是台湾散文大家。1978年,受聘美国西东大学后,被学界称为“世界华文作家”。早在台湾时期,王鼎钧就打通了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散文与小说戏剧的壁垒,将不同文学形式熔铸一体,创作了《情人眼》、《碎琉璃》等刻录了中华民族心灵历史的散文,被誉为台湾文学“崛起的山梁”。王鼎钧先生国学修养深厚,家国情怀圣洁,置身民族文化精神之中,思考人类终极问题,赴美之后,形成了沉郁顿挫、排山倒海的文风。《山里山外》、《左心房漩涡》等散文结集和四部回忆录,以个人经历折射了海外华人的生死流转。在大学任教期间和退休之后,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17位作家的24篇文章作过讲解。最近,作家把讲稿整理出版,使我们得以分享“一代中国人的眼睛"王鼎钧在三尺讲台上的魅力。
  由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印行以来,就是士子们研习古文的范本。汉字简化之前,中等文化的读书人,阅读《古文观止》没有文字障碍,只有感悟不同。今天,非古典文学专业的文化人,读《古文观止》,离开注释和工具书,成为望而生畏的事情。少数有耐心的读者,在“硬啃"过程中,往往在攻克了字词语法障碍之后,已经没有心力再思考结构与义理,更顾不上把文章智慧转化为写作功力。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样高品质的营养不被消化吸收,令人遗憾。
  王鼎钧先生的这部讲稿,以作家和学者双重身份,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基,以欧美新批评“细读法”为参照,对作品由“串讲”到“化讲”。在介绍作者生平、写作缘由、文体形式时,以贴切的掌故营造出生动的现场,既激发接受者兴趣,又把相关知识讲述清楚,让人过目不忘。对文章进行具体讲解时,不仅从审美角度对字词进行释义,而且提醒读者注意古人处理素材的思路,表达主旨的智慧,安排结构的技巧,精粹语言的功夫,言在此意在彼的策略。联系白话文写作,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家的良苦用心,为今天的写作找到借鉴古人方法的门径。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解剖案例,把一些过去没有说清或没人细究的历史悬疑,轻松化开,诠释人生,照亮历史的暗区。由点到线,由释义到还原,由二维到多维,由学问到创作,由作品到人生,由文化到哲学,由文学到宗教,让文字构成的精神世界变得澄明,把文学接受推升到“参天地化育”的高度。
  对《古文观止》进行这样的“化讲”,皓首穷经的学者因缺乏创作体会,容易偏向文献学;富有文学成就的作家,容易讲得天马行空,旁逸斜出,难以进入学理的境界;学养与创作都非同寻常的大手笔,又不屑于这样的工程。文学创作“十项全能”的王鼎钧,以命运赋予他的优势和至诚至爱的宗教情怀,接通了几近中断的古今文化精神血脉。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新文学潮流下的散文作家。文学生涯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入手,并一生涵咏其中,融古今为一体。幼时从乡中尊长诵四书,稍长由父亲教诵《古文观止》,兼及荀、庄。少年时进入本乡一位进士家中学习唐诗,旁窥五经。青壮年时期在台北钻研韩愈、杜甫和苏东坡,并投入清诗。在新文学著作方面有散文、小说、新诗及文学评论共四十种,两岸知名。晚年定居纽约,长期主持一个读书会,讲述唐诗、宋词及《古文观止》,教导新文学散文、小说之欣赏及写作,有显著影响。

【目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后赤壁赋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刘基:卖柑者言
韩愈:祭十二郎文
王守仁:瘗旅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
宋濂:阅江楼记
苏轼:范增论
苏轼:晁错论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方孝孺:豫让论
李华:吊古战场文
杜牧:阿房宫赋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韩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