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肝胆病证妙谛.中医三名三绝

正版,实拍图,无笔记

64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运高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6

街角小巷小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运高 主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18047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5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黄疸、胁痛、胆胀、鼓胀、积聚(肝积)、肝痈(肝脓肿)等6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医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肝胆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该书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主要供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古文献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黄疸,古文献中亦称“黄瘅”,是指以面、目、皮肤色黄,小便黄赤为特征的疾患。它与西医学中的黄疸含义相同,包括西医中的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凡是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    黄疸一病,首载于《内经》,称之为“黄瘅”。《伤寒论》、
【目录】
第1章 黄疸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黄疸定义、主症与病因病机

  二、张仲景《伤寒论》:黄疸治疗的原则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的分类、治则与预后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六种黄疸和急黄、阴黄

  五、孙思邈《千金翼方》:瘀血黄疸

  六、朱肱《活人书•疸病证治》:区分黄疸与瘀血

  七、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肾黄

  八、《圣济总录》:黄疸的病因病机

  九、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黄疸有湿和热偏重之异

  十、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积久成瘅

  十一、朱丹溪《丹溪心法》:疸不必分五

  十二、元•罗天益《卫生宝鉴》:黄疸分阴黄阳黄

  十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酒疸

  十四、张景岳《景岳全书》:黄疸的分类和阴黄的治疗

  十五、明•吴又可《温疫论》:温热黄疸,大黄为主

  十六、楼英《医学纲目》:黄疸与黄胖

  十七、林佩琴《类证治裁》:阴黄补脾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阴阳分治

  十九、黄元御《四圣心源》:黄疸主要与肝胆脾相关

  二十、李中梓《医宗必读》:阴黄特征

  二十一、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瘟黄

  二十二、陈士铎《石室秘录》:黄疸预后

  二十三、喻昌《医门法律》:虚黄

  二十四、钱镜湖《辨证奇闻》:开肝气之郁治肝疸

  二十五、程文囿《医述》:黄胖

  二十六、张璐《张氏医通》:瘀湿成疸

  二十七、高等学校中医专业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阴黄阳黄辨证要点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

  一、张仲景治疗黄疸的经验

  二、叶天士治疗黄疸经验

  三、关幼波治疗黄疸经验

  四、姜春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经验

  五、邓铁涛治疗黄疸经验

  六、朱良春治疗难治性黄疸用药经验和特色

  七、汪承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经验

  八、徐景藩论黄疸诊治

  九、王再谟治疗黄疸经验

  十、吕承全治疗黄疸经验

  十一、李昌源治疗黄疸胁痛经验

  十二、李普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经验

  十三、张俊富治疗重症肝炎退黄经验

  十四、张云鹏论治黄疸经验

  十五、谌宁生论治重度黄疸型肝炎经验

  十六、张绚邦诊治胎黄经验

  十七、苏涟辨证治疗黄疸型肝炎经验

  十八、郑陶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四法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

  一、茵陈蒿汤

  二、茵陈术附汤

  三、茵陈五苓散

  四、甘露消毒丹

第2章 胁痛

第3章 胆胀

第4章 鼓胀

第5章 积聚(肝积)

第6章 肝痈(肝脓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