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理论的当代演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批评思潮史)
¥
20
3.6折
¥
56
九品
仅1件
作者张卫军 著;曲春景 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架35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卫军 著;曲春景 主编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60354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271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上海大学电影系系主任曲春景主编“中国电影批评思潮史”丛书的最后一卷,主要讲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界主要的批评思潮。作者掌握了数量较多且全面、具有代表性的众多研究文本,对1990年来以来的电影文本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诠释,撷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批评文本、学术观点和电影作品,包括现代性研究视角的中国电影批评、后殖民视角的电影批评、女性主义视角的电影批评等,以及这些电影批评思潮的影响下对中国电影的思想意识的深层剖析,展现了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面貌。
- 【作者简介】
-
曲春景,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影视艺术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影视批评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影视叙事学、电影叙事伦理批评、观众心理研究等;先后主持完成过多项国家课题,获得过多次奖项。
张卫军,甘肃通渭人,1973年生,2016年获得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电影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录】
-
总序曲春景
引言
一、“去政治化”与 90年代后的中国
二、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与“政治化”
三、“去政治化”与 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议题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第二节 迥异的现代性经验:对不同时期都市电影空间表现的批评
第三节 启蒙思潮的延续: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思潮:悖论中的实践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投射
第一节 “主旋律”电影批评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第四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十七年”电影的再解读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