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

20 1.0折 1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澍 著;李文化 口述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架35

上书时间2024-05-18

盛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澍 著;李文化 口述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6038540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2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1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中国电影界同时代的导演队伍中,像李文化这样从摄影师转行到导演岗位的人员并不罕见,但像他这样随着时代大环境应运而生的多种不同题材与种类艺术风格既想到关联又各自泾渭分明的导演,简直是凤毛麟角。从李文化执导的一系列非常规电影,我们就不难看出他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阶段的代表作,无法深深烙上时代的鲜明痕迹。
  《如影随形:李文化的电影世界》,犹如走进这位著名电影人时而静如处子时而波涌浪卷的电影世界,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他独家揭秘和披露的许多影坛秘闻,譬如“文艺旗手”江青为什么会对故事影片《早春二月》又爱又恨?为何在“文革”运动作为重点批判的“大麦草”而又意外地启用担任该片摄影的李文化?1965年版的故事影片《南海长城》几经波折,最后这部江青指定和亲自主抓的“样板电影”为什么最终还是胎死腹中?革命样板戏是怎样在江青的操纵下,在“还原舞台,高出舞台”的双重矛盾和巨大压力下如何搬上银幕、拍成艺术片的?一卦“上书信”如何打动时任中央要职的胡耀邦,并为其定性“阴谋电影”的《反击》亲自过问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李文化所拍过的电影,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用自身书写的电影人生,在浓缩新中国电影某一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无形地折射出中国政坛几十年来的风云变幻。这就是李文化和他的电影与众不同的根本存在。
【作者简介】
  刘澍,汉族,1966年6月20日出生于西安,中共党员,本科毕业,副研究员(副高职称);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2008年8月正式调入深圳市,先后供职于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安全主任);香港和记黄埔地产开发公司深圳分公司(发展主任)、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创作员)、深圳音像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暨深圳鹏之翎音像公司(影视部经理)。2006年以特殊文化人才引进的方式,正式调入北京市,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担任馆藏部负责人。2008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国家广电新总局中国电影资料馆,负责电影艺术档案及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现已独立出版电影事件回顾与著名电影艺术家传记六十余本,根据中国电影经典名片编撰的电影连环画册四十余种。
  
  李文化(1929-2012),男,河北省滦平县人,著名电影摄影师,国家一级电影导演。
  1949年,李文化调入北京电影制版厂,任摄影师,先后拍摄纪录片50余部,并有多部优秀作品在文化部的评选中获奖;同时他还拍摄过《早春二月》《红红色娘子军》《海港》等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成为北影厂最有名的摄影师。1972年,李文化由摄影师转做导演,《侦察兵》成为其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而后,又相继执导了《泪痕》《海囚》《泥人常传奇》等多部优秀电影。1979年,李文化导演的电影《泪痕》同时荣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以及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两项殊荣。
  2012年6月19日17时20分,李文化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目录】

第一部分光影闪回
第二部分青少年时代
第三部分新闻纪录片摄影师的岁月
第四部分故事片摄影师的年代
第五部分政治电影导演生涯
第六部分武打片——电影商业化风潮
第七部分同行情深
第八部分夕阳无限好
第九部分深情的怀念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