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55 3.3折 168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恒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24

上书时间2023-07-22

双欣书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恒礼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2806556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56页
  • 字数 466.000千字
【内容简介】
戏曲是中国文化孕育出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戏剧领域的唯一的和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其在文化上代表性,不亚于汉字、儒学和四大发明。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二十世纪以来,戏曲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大师辈出,著作汗牛充栋。纵观戏曲研究百年史,关于戏曲源流、作家作品、声腔音乐的研究成为主流,关于戏曲的跨学科研究不过才三四十年。本研究就是对于戏曲跨学科研究的一次尝试。
  正如许多戏曲研究大家所意识到的那样,戏曲与民俗生活、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此前也已经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戏曲研究的主流相比,跨学科的研究仍然是戏曲研究有待开掘的领域。此前虽然已经有学者以元代的戏曲为例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但必须看到,元代只是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一百年而已,元代之后,戏曲又经历了将近六个世纪的突飞猛进,如果只研究元代,显然无法涵盖整部戏曲发展史。
  本研究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将理论视野涵盖整部戏曲发展史,从前人研究不多的视角切入,研究戏曲与戏曲中民俗文化的关系。正如开篇中说过的,关于戏曲艺术本体的研究是研究花朵,对于戏曲与民俗关系的研究则是研究生长花朵的土壤。中国戏曲之所以历经千年,走出了一条与西方戏剧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其原因要从培育这花朵根部的土壤中去寻找。对于根部土壤的研究才是最本质的研究。
【作者简介】
彭恒礼,男,民俗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原文化与民俗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戏曲学与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戏曲与民俗

第一节民俗:孕育戏曲的土壤

第二节戏曲:民俗表现与升华

第三节戏曲中的民俗文化类型

第二章戏曲中的信仰习俗(上)

第一节道教诸神信仰

第二节佛教诸神信仰

第三章戏曲中的信仰习俗(下)

第一节土地与龙王信仰

第二节财神与月老信仰

第三节阴司与鬼魂信仰

第四节城隍与门神信仰

第五节花神信仰

第四章戏曲中的巫术与仪式

第一节预测类巫术的频繁出现

第二节戏曲中的宗教仪式

第三节戏曲中的厌胜法术

第五章戏曲中的节日布景

第一节节日布景的丰富性

第二节节日习俗的逼真度

第三节节日习俗在戏曲中的作用

第六章戏曲中的婚俗

第一节戏曲模仿现实中的婚俗

第二节戏曲虚构的婚俗

第三节定情物的文化内涵及其戏剧功能

第七章戏曲取材与民间传说

第一节传说为戏曲提供故事素材

第二节戏曲重构民间传说

第八章戏曲中的饮食民俗

第一节无酒不成戏

第二节戏曲中的酒俗与茶俗

第三节戏曲对饮食习俗的艺术夸张与想象

第九章戏曲中的语言民俗

第一节戏曲中语言民俗的类型

第二节戏曲中语言民俗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语言民俗在戏曲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