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2版)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2版)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2版)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2版)

内页干净

16 1.8折 88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有伦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e3-7

上书时间2024-06-17

江航图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有伦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0
  • 版次 2
  • ISBN 978756806235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8页
  • 字数 1千字
【内容简介】
为适应工业机器人、海陆空机器人和共融机器人快速发展的需要,突出机器人学的综合性、新颖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本书分建模、控制与视觉三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机器人学的基础内容。
  全书包含十七章。第1章为概述,介绍机器人的内涵、应用以及机器人学的研究方向。建模部分包括第2章至第7章,系统介绍机器人机构,刚体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刚体速度和静力,操作臂运动学、雅可比矩阵和操作臂动力学。控制部分包括第8章至第13章,介绍轨迹生成、轨迹控制、力的控制、运动规划、协调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视觉部分包括第14章至第17章,介绍视觉图像处理、视觉运动控制、视觉导航、轮式移动机器人和运动规划。
  本书可供从事机器人研究开发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熊有伦(Xiong Youlun,Professor),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4月出生,湖北枣阳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1980年至1982年英国Sheffield大学控制工程系访问学者,1988年至1989年英国Salford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客座教授,1995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重点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级重大课题,在数字制造、电子制造、机器人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本,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曾任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E辑、科学通报编委。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机器人的内涵(1)

1.2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4)

1.3机器人学的研究展望(7)

1.4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11)

第2章机器人机构(14)

2.1运动副(14)

2.2串联机器人机构(15)

2.3并联机器人机构(20)

2.4机器人手爪(24)

2.5探测车悬架机构(27)

2.6多足步行机器人机构(29)

2.7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31)

习题(34)

第3章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36)

3.1刚体位姿描述(36)

3.2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40)

3.3运动算子(43)

3.4变换矩阵的运算(44)

3.5RPY角与欧拉角(49)

3.6旋转变换通式(52)

3.7位姿的综合(57)

3.8计算的复杂性(59)

习题(60)

第4章刚体速度和静力(63)

4.1线矢量(63)

4.2微分转动与转动速度(66)

4.3微分运动与运动旋量(71)

4.4刚体变换的线矢量表示(78)

4.5螺旋运动(81)

4.6力旋量(85)

4.7线矢量、旋量与螺旋(88)

习题(90)

第5章操作臂运动学(93)

5.1连杆参数和连杆坐标系(93)

5.2连杆变换和运动学方程(97)

5.3PUMA560机器人运动学反解(102)

5.4指数积公式(107)

5.5运动学方程的自动生成(112)

5.6运动学反解的子问题(114)

5.7运动学的封闭解和解的存在性、唯一性(120)

5.8驱动空间、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123)

习题(125)

第6章操作臂的雅可比矩阵(130)

6.1引例(130)

6.2速度雅可比矩阵(132)

6.3逆雅可比矩阵和奇异性(137)

6.4操作臂的灵巧性(140)

6.5力雅可比矩阵(143)

6.6冗余度机器人(148)

6.7刚度与柔度(152)

6.8误差标定与补偿(154)

习题(157)

第7章操作臂动力学(162)

7.1操作臂动力学概述(162)

7.2质点系与单刚体动力学(163)

7.3拉格朗日动力学(168)

7.4操作臂的拉格朗日方程(171)

7.5拉格朗日方程的其他形式(175)

7.6连杆运动的传递(178)

7.7牛顿欧拉递推动力学方程(182)

7.8基于指数积的牛顿欧拉方法(187)

7.9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动力学(189)

7.10动力学性能指标(191)

习题(194)

第8章轨迹生成(196)

8.1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196)

8.2关节轨迹的插值(198)

8.3笛卡儿空间轨迹规划方法(206)

8.4利用四元数进行直线轨迹规划(212)

8.5轨迹的实时生成(217)

习题(219)

第9章操作臂的轨迹控制(221)

9.1操作臂的单关节传递函数及PD控制(222)

9.2二阶线性系统控制器的分解(230)

9.3操作臂的单关节控制规律分解(235)

9.4操作臂的非线性控制(236)

9.5操作臂的多关节控制(238)

9.6基于直角坐标的控制(240)

9.7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242)

习题(245)

第10章操作臂的力控制(247)

10.1概述(247)

10.2力力矩传感器(248)

10.3约束运动与约束坐标系(250)

10.4力控制规律的分解(253)

10.5间接力控制(255)

10.6直接力控制(260)

习题(267)

第11章协调控制(268)

11.1概述(268)

11.2双臂协调运动的约束关系(268)

11.3双臂协调的关节力矩计算(273)

11.4多指手爪的运动分析(277)

11.5抓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281)

11.6多指抓取规划和协调控制(283)

习题(288)

第12章视觉图像处理(290)

12.1图像传感器与视觉系统(290)

12.2图像几何变换与摄像机成像模型(295)

12.3空间滤波(298)

12.4频域滤波(303)

12.5图像分割(306)

12.6特征提取(309)

12.7图像匹配(312)

12.8图像拼接(316)

习题(319)

第13章视觉运动控制(321)

13.1视觉标定(321)

13.2立体视觉(325)

13.3视觉检测(331)

13.4视觉跟踪(336)

13.5视觉伺服控制(340)

习题(345)

第14章视觉导航定位(346)

14.1概述(346)

14.2视觉里程计(350)

14.3后端优化(357)

14.4回环检测(362)

14.5建图(365)

14.6激光雷达SLAM(369)

14.7多传感器融合(374)

14.8飞行机器人(377)

习题(381)

第15章汽车式移动机器人(382)

15.1简介(382)

15.2运动学建模(384)

15.3机动性(389)

15.4动力学建模(393)

15.5运动控制(395)

习题(399)

第16章运动规划(401)

16.1空间(401)

16.2广义维罗尼图法(405)

16.3单元分解法与全覆盖路径规划(407)

16.4基于采样的运动规划(410)

16.5人工势力场法(413)

习题(416)

附录A符号与术语(417)

附录B术语中英文对照(421)

参考文献(42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