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
  •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
  •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
  •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

140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德雷斯勒、[美]迈克尔斯 著;魏晓娜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2-6

上书时间2024-05-22

江航图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德雷斯勒、[美]迈克尔斯 著;魏晓娜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48044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2页
  • 字数 4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美国法精解书系
【内容简介】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全面简明扼要地论述了美国刑事诉讼法几乎所有重要规则。《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的写法非常适合非英美法国家的学生:清晰地描述刑事诉讼法规则,滤清了宪法原则的发展脉络,避免了繁文缛节的材料堆积,并摆脱了美国法教材中依附司法论理过程的弊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主要适用于试图了解美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学院学生。此外,《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2卷·刑事审判(第4版)》引用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和法院判决意见,因此,对于有意深入研究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工作者、执业律师,也必将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作者简介】
  约书亚·德霄斯勒,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莫里茨法学院弗兰克·R.斯壮讲席教授(FrankR.strongchairinLaw)。美国刑法和刑事程序法领域最受尊敬的权威教授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曾荣获美国著名的唐纳德·H.高登杰出教师奖(DonaldH.GordonTeachingExcellenceAward)、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学者奖(UniversityDistinguishedscholarAward)等多项荣誉。
  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莫里茨法学院院长、艾德文·M.科普曼专任教授(DeanandEdwinM.coopermanProfessorofLaw)。曾荣获美国法学院协会评选的1998-199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并于1999年、2000年连续被俄亥俄州立大学评选为最佳教授。
  译者简介:
  魏晓娜,法学博上,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自200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访问。迄今为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校院级项目二项;主要著作有:《刑事正当程序原理》、《诉讼证明原理》(合著),译著有《比较法视角下的证据制度》(第二:译者):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导论
第一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第三节刑事追诉的阶段
第四节研读宪法判例

第二章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立法政策
第一节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标准
第二节刑事司法的两种模式
第三节“事实真相”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第四节弹劾式与纠问式
第五节法律视野中的种族、性别与经济地位
第六节应当由谁设计刑事程序规则?
第七节刑事程序规则的形成:一些根本性分歧

第三章权利法案的合并问题
第一节合并问题:概述
第二节关于合并问题的各种理论
第三节关于合并问题的争论
第四节哪种理论赢得了“胜利”?

第四章律师辩护权:初审和上诉
第一节概述:对抗制下辩护律师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何时可以享有律师辩护的权利
第三节律师辩护权:初审程序
第四节律师辩护权:上诉审
第五节自我辩护权
第六节由自己选择的律师代理的权利
第七节对律师辩护权的干预
第八节有效的律师帮助:一般原则
第九节有效的律师帮助:利益冲突
第十节有效的帮助:职业道德准则的作用

第五章审前释放和审前羁押
第一节审前释放:程序背景与概况
第二节审前释放:攸关的利益
第三节审前释放:第八修正案
第四节审前释放:成文法
第五节预防性羁押

第六章起诉决定
第一节起诉裁量权的范围与行使
第二节起诉裁量权:政策争论
第三节起诉裁量权的宪法限制
第四节重罪指控程序:概览
第五节预审
第六节大陪审团
第七节合并与分割:罪行
第八节合并与分离:被告人

第七章证据开示
第一节被告人获得证据开示的宪法权利:概述
第二节布伦迪规则的要素
第三节布伦迪规则和辩诉交易
第四节政府保存证据的义务
第五节成文法规定的辩方开示:概述
第六节向辩方开示什么
第七节辩方的开示——政策考虑
第八节控方的开示权

第八章迅速审判
第一节被告人得到迅速处理的权利:概述
第二节迅速审判的宪法权利
第三节迅速审判的成文法权利
第四节违宪的起诉前拖延
第五节成文法时效

第九章辩诉交易和有罪答辩
第一节有罪答辩:概况
第二节认罪答辩的有效:宪法性原则
第三节获得有效的认罪答辩:联邦程序
第四节有罪答辩对先前宪法主张的效果
第五节辩诉交易:一般原则
第六节辩诉交易:政策争论
第七节辩诉交易:破裂的交易和条件的撤销

第十章陪审团审判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何时享有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第三节陪审团的规模
第四节公正代表性的要求
第五节预先审查程序(voirdire)和有因回避(challengesforcause)
第六节无因回避(peremptorychallenges)

第十一章对质条款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对质条款禁止庭外陈述
第三节对质条款和作证的方式:儿童证人
第四节特别规则:布鲁顿(Bruton)案和共同被告人陈述

第十二章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裁判中的问题
第一节第五修正案的反对自我归罪条款:概述
第二节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历史起源
第三节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是一个理想的制度么?相关争论
第四节第五修正案特权:基本要件
第五节诉诸与克服特权
第六节文书和反对自我归罪特权
第七节在审判中提及被告人的沉默

第十三章证明责任和裁判问题
第一节证明责任
第二节一致和不一致裁决
第三节多理论裁决:要素与手段
第四节不一致的裁决
第五节僵局陪审团
第六节陪审团废止权(nullification)

第十四章双重危险
第一节一般原则
第二节审判无效(mistrial)之后的再行追诉
第三节无罪开释后的再次追诉
第四节驳回起诉之后的再次起诉
第五节定罪后的再次起诉
第六节政府方对于量刑的上诉
第七节对“相同犯罪的复合起诉”
第八节对“相同犯罪”的过度或复合的惩罚
第九节附带的禁反言

第十五章量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对量刑程序的宪法限制
第三节联邦量刑指南
第四节对指南体系的宪法限制:阿布伦蒂案及其派生判例
第五节法官报复

第十六章上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有罪证明
第三节显而易见的错误(plainerror)
第四节无害错误(harmlesserror)
第五节溯及力(retroactivity)
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