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20.48 3.4折 59.9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荣晋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7313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87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9.9元

上书时间2024-05-18

鲁是特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定价:59.90元
作者:葛荣晋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0157313
字数:567000
页码:487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葛荣晋专著的《中国管理哲学导论(第2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在深入研究中国哲学和广泛占有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海内外靠前个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作者从中国人对中国管理哲学本质的特殊认识出发,按照“修己治人之学”的原则,将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分成五个层次:人性假定、理想人格、人生价值、管理模式和管理境界。这是一个由主体向客体的逐步推展过程。所谓人性假定,主要是指中国管理哲学的人性论基础;所谓理想人格,主要是指通过“自我管理”塑造管理主体的理想人格;所谓人生价值,主要是指管理主体如何通过“立身行事”,努力打造道德人生和幸福快乐的潇洒人生;所谓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管理手段上分为“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两种;所谓管理境界,主要是指管理主体所追求的优选理想状态。 
内容提要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第2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在深入研究中国哲学和广泛占有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海内外第一个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作者从中国人对中国管理哲学本质的特殊认识出发,按照“修己治人之学”的原则,将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分成五个层次:人性假定、理想人格、人生价值、管理模式和管理境界。这是一个由主体向客体的逐步推展过程。所谓人性假定,主要是指中国管理哲学的人性论基础;所谓理想人格,主要是指通过“自我管理”塑造管理主体的理想人格;所谓人生价值,主要是指管理主体如何通过“立身行事”,努力打造道德人生和幸福快乐的潇洒人生;所谓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管理手段上分为“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两种;所谓管理境界,主要是指管理主体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葛荣晋专著的《中国管理哲学导论(第2版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不仅填补了中国管理哲学的空白,而且也填补了世界管理学的空白。它所阐释的学术观点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导论    一、时代呼唤中国管理哲学    二、走“综合创新”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文化资源    四、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特征    五、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和管理模式    编管理与人性章 中国管理与人性假定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二、苟子的性恶论与“宽猛相济”、“礼法合一”      三、韩非的“自为”人性论与法家的“循法而治”    四、“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编  自我管理第二章 儒家“三达德”思想与管理者的人格塑造第三章 孔子的“三忘”思想与管理者的精神境界第四章 老子的“上善若水”与塑造管理者的“圣人” 品格第五章 道家的“自胜者强”与管理者的“无为”品格第六章 兵家的“为将之德”与管理者的理想人格第三编  立身行事第七章 孔子的“义以为上”与管理者的价值理念 第八章 儒家的“君子谋道不谋食”与管理者的快乐人生第九章 儒家的“孝悌之道”与管理者的道德人生 第十章 儒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圆满人生第十一章 道家的“有无相生”与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第十二章 道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潇洒人生 第十三章 道家的“形神双修”与管理者的健康人生第十四章 《孙子兵法》与管理者的经营谋略(上)第十五章 《孙子兵法》与管理者的经营谋略(下)第十六章 法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的经营之道 第四编  有为而治第十七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管理者的柔性管理(上)第十八章 儒家的“为政以德”与管理者的柔性管理(下)第十九章 儒家的诚信之道与管理者的信用管理第二十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管理者的情感管理(上)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性情论与管理者的情感管理(下)第二十二章 法家的“以法治民”与管理者的刚性管理 第二十三章 法家的“以术治吏”与管理者的控制管理 第二十四章 兵家的“宽严相济”与现代企业管理艺术 第五编  无为而治第二十五章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科学管理 第二十六章 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黑箱”管理艺术 第二十七章 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第二十八章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与“因循”管理之道 第六编  管理境界第二十九章   中国管理的四种境界 参考文献 版后记 第2版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