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

32 1.7折 188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滕小松 著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16F

上书时间2024-05-23

青年崛起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滕小松 著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5665065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陈白一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研究》通过对陈白一的艺术意志、艺术手段、艺术创作的综合分析,揭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研究陈白一的绘画创作和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就是探讨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陈白一研究也才是可能摆脱一般评说的庸常而跨进深度论证的堂奥,真正使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理论的端倪得以显现。
【作者简介】
  滕小松,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杂志编委、理论栏目土持人,中国南方画院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首席评论家。曾独立承担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工笔画研究》第二卷《中国工笔画的文化批评》。已出版美术史论专著《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漫画专著《漫画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和艺术评论专著《超越模式——沈从文小说的文化批评》(作家出版社,1999年)等。近年来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理论、艺术文化批评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研究。
【目录】
绪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
一、超越传统:中国工笔画的“现代化”使命
二、一波三折:中国工笔画的“现代化”行程
1.在探索中实现现代转型
2.在分化中进行多元探索
3.在整合中完成现代建构
三、北潘南陈: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的两个巨擘
1.潘絮兹:中国工笔画现代复兴的呐喊者
2.陈白一: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的领跑者
四、陈白一研究: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的理论端倪
1.陈白一研究的研究
2.陈白一研究的新境
3.陈白一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艺术意志
第一节白一精神
一、坚定的立场和坚强的意志
二、高远的目光和敏捷的头脑
三、如水的心态与朴素的人品
第二节艺术流变
一、文化河床的人民性
二、艺术流变的心理视角
第三节人民艺术家

第二章艺术熔炉
第一节深入生活-生活为源
一、体验生活
二、凝练生活
第二节继承传统-继承为用
一、继承为用
二、创新为主

第三章艺术手段
第一节线条-我画我线
一、异彩纷呈的线形
二、骨气充盈的线质
三、线描的写意精神
第二节色彩-随情赋彩
一、色彩的纯净感
二、色彩的笔墨味
三、色彩的装饰化
四、色彩的开放性
第三节构图-匠心独运
一、构图的基本形式
二、图式中的现代构成意识
三、短篇小说式的绘画结构
四、平面化的空间组织
五、整一性的虚实结合

第四章艺术创造
第一节塑造美的形象
一、女性形象的现代转型
二、“陈家样”图式的创造
三、印象的捕捉
四、审美的讲究
第二节描绘美的环境
一、超越背景
二、“图-底”关系的设计
第三节抓住美的情趣
一、画出味道来
二、化合生活感受
三、感性的存活
第四节造成美的意境
一、在虚实相生中求虚幻
二、在情景交融中生情意
三、在形神兼备中得神韵

结语创造宁静的美的世界
附1.艺术感怀:陈白一审美沉思的文化灵光
附2.艺术访谈:陈白一绘画创作的文化脉络
附3.艺术纪要:陈白一艺术活动的文化时空
附4.艺术撷英:陈白一工笔画代表作品集萃
后记:在创作形相中探寻创造的奥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