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

30 八五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攀峰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64

上书时间2024-06-30

晋商书社1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攀峰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3750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1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回归生活世界,张扬声明的价值和意义,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之一。

  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集中探讨了生活世界的基本含义及其教学论意义,阐述了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观等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的理念和策略。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集中探讨了生活世界的基本含义及其教学论意义,阐述了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观等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的理念和策略。
【目录】
前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问题

第一章 近代科学世界观及其对传统教学论的影响

 一、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图景

  (一)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二、近代科学世界观对传统教学论的影响

  (一)理性主义教学理论范式 

  (二)实证主义教学理论范式 

 三、远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传统课堂教学的困境

  (一)遗忘了人的生命价值 

  (二)远离了人的生活体验 

  (三)缺乏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 

第二章 生活世界的含义及其教学论意义

 一、生活世界是什么:现代西方哲学关于生活世界的研究 

  (一)胡塞尔: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世界 

  (二)海德格尔:人在世界之中存在 

  (三)维特根斯坦:寻找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语言 

  (四)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的根基和背景 

  (五)生活世界的意识化、精神化和日常化:现代西方哲学的僭妄 

 二、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的社会实践转向 

  (一)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二)走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三、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一)现代生活世界观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现代生活世界观与哲学认识论的转向 

 四、生活世界观与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向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危机

  (二)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向 

第三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活动:一种生活世界观的视角 

  (一)教学活动:从人的生活的角度看 

  (二)两个对立的命题:教学准备说与教学生活说 

 二、教学活动: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一)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 

 三、生活世界的两个领域与教学活动 

  (一)生活世界的两个领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活动:从断裂走向和谐统一 

第四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目的观

 一、人成为占有式个体:超越与可能之维的缺失 

  (一)“重占有”与“重存在”: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注重“何以为生,J的外在目的:教学活动超越与可能之维的缺失 

 二、现实性存在与可能性存在: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

  (一)个体生命的非特定化 

  (二)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性

  (三)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四)个体生命的创造超越性 

 三、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 

  (一)基础性目的: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二)发展性目的: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第五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及其基本策略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性

  (一)建构性 

  (二)体验性 

  (三)理解性 

  (四)游戏性 

 二、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 

  (二)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建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 

结语 追寻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