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评传》(第七卷)
  • 《司马迁评传》(第七卷)
  • 《司马迁评传》(第七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马迁评传》(第七卷)

98.41 9.2折 107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赣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大可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4037

上书时间2024-05-19

知见行合一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大可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93941
  • 定价 107.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张大可文集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五体俱备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司马迁是一个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在总结前人和作者本人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大可文集(第7卷):司马迁评传》着重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史记》赖以产生的历史、社会、家世、师承以及个人经历等主观条件;具体评述了司马迁在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学纲领下所形成的哲学、史学和文学成就,进而分析了在这些成就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哲学、政治、经济、史学、战争等等,以及对人才、民族的思想。在传主生平事迹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全书通过对传主的业绩,即《史记》蕴含的思想评述中,写活人物,这是《张大可文集(第7卷):司马迁评传》的一个极大的特点。此外,《张大可文集(第7卷):司马迁评传》结合《史记》传播的历史和“史记学”的形成和发展,阐明了《史记》不朽的价值,勾画传主的精彩人生,亦占相当的比重。《张大可文集(第7卷):司马迁评传》原版收入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次收入个人文集,附录了学术界的四篇书评。
【作者简介】
张大可,1940年生,重庆长寿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甘肃省中青年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两个方面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论著10余种,其中5种论著获全国及省级社科优秀图书奖。主要论著有《三国史研究》、《三国史》、《史记研究》、《史记全本新注》、《史记文献研究》、《史记精言妙语》、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记教程》等。
【目录】
第一章故里、家世及少年时代
一、司马迁故里
二、源远流长的世系
三、“迁生龙门”
四、司马迁的生年与表字
五、“年十岁则通古文”
六、“耕牧河山之阳”
七、家徙茂陵

第二章出仕与扈从
一、二十壮游
二、出仕郎中
三、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四、扈从武帝
五、负薪塞河

第三章家学渊源与师承
一、秦国名将司马错
二、秦铁官司马昌和汉市长司马无泽
三、受学于董仲舒
四、问故于孔安国
五、私淑“至圣先师”孔子

第四章司马迁之父司马谈
一、出仕与师承
二、重振天官学
三、论站家要指
四、制定封禅仪
五、发凡起例“太史公书”
六、遗命司马迁

第五章发愤著书
一、继任太史令潜心修史
二、制定太初历
三、修正《史记》断限
四、答壶遂问述作史义例
五、受李陵之祸
六、发愤著书

第六章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
一、博大的五体结构
二、通变的历史内容
三、《史记》的取材义例
四、实录精神
……
第七章《史记》的文学成就
一、《史记》文学性的界说
二、司马迁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三、司马迁塑造历史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四、《史记》散文叙事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司马迁的思想
一、天人观
二、政治观
三、经济观
四、历史观
五、战争观
六、民族观
七、道德观
……
第九章大一统时代的骄子
第十章名山事业垂千秋
司马迁创作系年(附司马谈)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书评四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