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宗语解读
  • 徽宗语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徽宗语解读

签名本

158 九品

仅1件

安徽淮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天堡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悦读吧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天堡 著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4031031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页
  • 字数 161千字
【内容简介】
“徽宗语”是中原地区民间流行的一种隐语。旧时会说的人很多,颇具影响。

  大家一致认为这种隐语是宋代皇帝赵估常说常讲的一种宫廷隐语;后来流传到民间的,因此,大家叫它“徽宗语”。

  徽宗语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高级的,智力性的隐语,它在北方,堂堂正正的名字就就是“徽宗语”。

  徽宗语一度被小市民、小商人、小学生和算命瞎子霸持应用……,因此遭受鄙视,被视为低级的,下里巴的“黑话”。

  徽宗语实际上是一种反切语,赵元任先生在他的《反切语八种》中,第一种谈到的“北平mai—ga式反切语”,就是这种隐语,并给予很高的,很科学的评价。把它列入“历史语言学”,收集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隐语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3分册中。

  徽宗反切语,确实一种历史语言,它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漫长的,隐隐约约的历史发展阶段。它和汉语中的合音词、反语、反切,……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反切语,这种历史语言,直到现在还存在,还活动着。研究人员从90年代起,调查了淮河流域的正阳关、蚌埠、临淮关、五河县等地区。惊人地发现,那里还有许多人会讲反切语,特别是淮河两岸的回民,大都会讲这种隐语。他们把这种隐语叫作“塞挖子”,认为这是回民自己特有的语言。

  淮河流域,可以说是目前反切语最流行,最集中的地区(别的地区尚待调查)。

  反切语作为一种汉语文化现象,扎根民间,代代相传,成为人民喜闻乐道的特殊交际工具。从古代到现代,再到将来,都可能会永远存在着。它是一种科学的,智力性的语言,人们喜爱它,“适者生存”,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徽宗语解读》一书从传说到理论,从汉代到现代,从黄河流域到淮河岸边,都谈到了。资料丰富,全面,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汉语文化参考书籍。

  为了解读方便,本书用汉语拼音、国际音标、汉字三种方法注音,特供给一般隐语爱好者、语言学家、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参阅。

  欢迎读者多加指教。
【作者简介】
张天堡,1935年生,安徽蚌埠市人。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本),进修于厦门大学,访学于上海外大。主攻历史语言,发表有:《切语初探》、《徽宗语》、《淮河流域反切语》、《中国民间秘密语》、《淮北方言调查》、《智谋言语学》、古白话小说语词考证等等论文。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序一

序二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徽宗语

第3章 产生

第4章 结构

第5章 开口呼

第6章 齐齿呼

第7章 合口呼韵

第8章 撮口呼韵

第9章 舌尖韵字(1)

第10章 舌尖韵字(2)

第11章 零声母字

第12章 特殊字

第13章 “儿”与“二”

第14章 倒切

第15章 一分三

第16章 一分四  

第17章 反切外语

第18章 淮河流域反切语

第19章 总结

后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徽宗语音节字典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