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

85 八五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兴礼、冀开运、陈俊华 著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兰州凤栖梧书店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兴礼、冀开运、陈俊华 著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25753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3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是全方位研究中国一伊朗关系的学术专著。《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以中伊关系的发展历史、影响中伊关系的主要因素为轴线,客观地再现了中伊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全貌,探寻了中伊关系的演变机制。《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重点剖析了21世纪初期以来世界格局和两国国情变化对中伊关系的影响、两国的外交决策机制和对外战略布局,并对中伊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于研究世界格局变化、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等方面的学者和读者,《现代中国与伊朗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杨兴礼,男,西南大学教授,曾任中国中东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六一一十届委员、重庆市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第,届、第二届人文地理学术带头人,西南大学西亚研究所副所长。
  从事中东经济政治地理、伊朗经济地理及中东国家关系的教学、研究工作已经20多年,曾先后独立发表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并主持完成了多项有炎中东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数育部重大课题项目的研究,主要出版《伊朗与美国关系研究》、参编《简明西亚北非科全书(中东)》、《世界地理》(高等学校教材)等学术专著。
  
  冀开运,男,博士,1966年4月17口生于陕西洛南,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友好协会理事,伊朗德黑兰大学和美国伊利诺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发表四十五篇论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伊朗与伊斯兰世界犬系研究》和《两伊战争及其影响研究》、国务院侨办项目《中东华人华侨研究》、国家语委项目《中东国家语言政策与实践研究》;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伊朗关系研究》,出版译著二部:《跨越中国》、《中国与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国家关系》,出版专著五部:《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二十世纪伊朗史》、《二十世纪约旦史》、《约旦史》、《伊朗与美国关系研究》。
  
  陈俊华,男,博士,1973年10月出生于重庆合川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教师教育系系主任,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东政治与经济地理、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伊朗核危机的发展演变与中国能源安全对策研究”,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科研项目“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研究”、西南大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伊朗核危机的演变趋势与中国的对策响应”等八项,主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日“新时期中国伊朗关系研究”、教育部十五重大项目子项目“美国伊朗关系研究”、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项目“重庆市‘十二五’提升交通枢纽综合服务能力研究”等近十项。代表性的论文有“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ItsImpactsontheBuildupofSustainableDevelop-HnentCapacityofRegionalEconomy”,“新时期的中国伊朗关系特征和战略定位分析”、“新世纪初以色列地缘经济战略刍议”等。
  
  杨珊珊,女,汉族,1981年出生,重庆市北碚区人,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对各国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主研过多项国际关系、中东国家历史、地理、教育及妇女问题的閑家级、省部级项目,曾在《世界民族》发表论文“简论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妇女的就业状况”等。
【目录】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中国一伊朗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中伊关系
一、中伊关系历史悠久
二、中伊交往内容广泛
三、中伊近代遭遇了相似的磨难
第二节20世纪50-90年代末期的中伊关系
一、20世纪50年代的中伊关系:冷漠状态
二、20世纪60年代的中伊关系:出现转机
三、20世纪70年代的中伊关系:正常化和遭遇小挫折
四、20世纪80年代的中伊关系:调整和发展
五、20世纪90年代的中伊关系:持续发展

第二章伊朗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及中伊文化的共性
第一节伊朗与中国回族关系
第二节伊朗与中国维吾尔族关系
第三节伊朗什叶派思想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波斯语与中国穆斯林文化
第五节伊朗伊斯兰哲学与中国穆斯林文化
第六节中国与伊朗历史文化的共性
一、历史悠久、文脉相传
二、文明之光辐射周边
三、文化边界相互交集
四、外来宗教与本土宗教相融合
五、军事上的被征服与文化上的反征服
六、历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七、分别抗御共同的敌人
八、中伊两国均面临着外源型、被动型和后发型的现代化历程

第三章现代影响中国一伊朗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中国和伊朗的国情
一、中国的国情
二、伊朗的国情
三、“发展”是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第二节影响巾伊关系的因素
一、国家利益因素
二、地缘政治因素
三、世界形势与中东格局因素
四、大国因素
五、资源和经济因素
六、历史、宗教与文化因素
七、经济政治制度因素
……
第四章21世纪初期的中国-伊朗关系
第五章21世纪初期中伊的外交环境及决策机制
第六章21世纪初期中国-伊朗的对外战略布局
第七章21世纪初期中伊关系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