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 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 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 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

6 2.6折 23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晓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00

上书时间2024-06-28

方圆书库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晓红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8886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本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首吃螃蟹者,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就难免存在着遗憾与不足:首先,本成果虽然构建了媒介对农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大体框架,但其中部分指标的设立与赋值还有待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有待媒体业界、后来研究者的检验与补充;其次,本研究中提出的“受众阈值”模型,还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理论及使用方面,进一步强化其科学性,验证其普适性;第三,本成果囿于时问、精力所限,所选择的文本对象相对集中,假以时日,则当考虑扩大研究对象,以期更准确地测评指标体系的测量方式。

  由于本课题所涉及的面广量大,因此,主持人除确立大纲、筹划全书体例,并撰写全书的重要部分外,其余部分交由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和主持人的研究生,他们分头执笔第一稿,主持人则完成第二稿、统稿并定稿的工作。
【作者简介】
方晓红,博士,新闻学博士后。曾就读、就职于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复旦大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江苏记者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新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目录】
前言

序言

上编 指标体系研究

 导论“三农”问题:中国之痛

   一、“三农”:立国之本

   二、“三农”问题:中国之痛

 第一章 媒介功能之于“三农”

    一、中国视界中的媒介功能

    二、媒介功能之于“三农”

 第二章 指标体系的研究路径、原则、作用及测量对象

    一、媒介对“三农”作用的指标体系的研究路径

    二、指标体系建立的作用

    三、建立指标体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指标体系的功能

 第三章 媒介对“三农”作用的指标体系概述

   一、有关模型的说明

   二、指标体系介绍

   三、指标体系的测量对象及方法

 第四章 媒介资源拟合指数模型建立及推导

    一、“拟合指数”模型的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二、“拟合指数”模型建立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第五章 悖指数模型的建立及推导

  一、悖指数模型的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二、悖指数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研究思路

  三、悖指数模型的具体应用和分析解释

 第六章 指标体系中受众阈值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一、受众阈值的理论来源

  二、受众阈值中的满意度和期待值

  三、满意度与期待值的关系

  四、分析模型的建构

  五、评价模型(受众阈值模型)的建构

  六、关于模型的补充说明

下编  媒介涉农报道研究

 第七章 信息传递水平之有效信息

  一、农民与媒介信息传播

  二、有效信息界定及指标的设定依据

  三、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合信息的效用

  四、媒介有效信息传播个案研究

  五、受众信息需求及评价决定媒介信息效用的实现

 第八章 观念传播水平是衡量媒介对三农作用的重要指标

 第九章 对《人民日报》观念传播中受众适宜度的检测

附录一 我国“对农电视频道”现状概览 

附录二 走出电视媒介服务“三农”的困境 

附录三 电视“对农频道”评价指标参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