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如何思维: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 我们如何思维: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 我们如何思维: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如何思维: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28 3.6折 78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韶刚、刘建金 译;思维训练领域的奠基之作 口述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货号106

上书时间2024-05-21

聚书愿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韶刚、刘建金 译;思维训练领域的奠基之作 口述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841201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软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思维》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主要探讨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思维训练的方法问题。杜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实例,在书中首先着重分析了思维的概念以及思维训练的意义,然后从逻辑学角度阐释了归纳、演绎、判断、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等思维方法,最后从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语言、观察等视角介绍了思维训练的科学方法。

 

  该书曾于1925年被胡适、潘家洵、李小峰、邵元冲、杨四穆、罗德辉和许昂若等海内外名流学者列为“青年必读书十部”之一。即便现在读来,它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根据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训练孩子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而且有助于各行各业的人士掌握思维的特性,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我们如何思维(汉英双语版)》由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杨韶刚教授和其弟子刘建金博士联袂翻译,杨韶刚教授还倾情撰写了上万字的“译者导读”。该书既适合高校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专业的师生学习和使用,也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以及对思维训练感兴趣的其他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出生在佛蒙特州,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84—1888年,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1902—1904年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904—193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曾担任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1896—1903年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

 

  杜威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和课程》(1902)、《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教育上的兴趣和努力》(1913)、《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寻求》(1929)、《教育科学的资源》(1929)、《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1930)、《我们怎样思维》(修订本,1933)、《教育与经验》(1938)、《自由与文化》(1939)、《价值的学说》(1939)、《人的问题》(1946)等。

 


【目录】

 译者导读

 


 

我们如何思维(中文版)

 

前言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的问题

 

第一章 什么是思维

 

第二章 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第三章 思维训练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 学校环境和思维训练

 

第五章 思维训练的手段和目的:心理的和逻辑的

 

第二部分 逻辑的探讨

 

第六章 完整思维过程的分析

 

第七章 系统推理:归纳和演绎

 

第八章 判断:对事实的阐释

 

第九章 意义、概念和理解

 

第十章 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

 

第十一章 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

 

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

 

第十二章 活动和思维训练

 

第十三章 语言和思维训练

 

第十四章 心智训练中的观察和知识

 

第十五章 讲课和思维训练

 

第十六章 一些普遍结论

 


 

我们如何思维(英文版)

 

Preface

 

Part One: The Problem of Training Thought

 

Chapter 1 What is Thought?

 

Chapter 2 The Need for Training Thought

 

Chapter 3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4 School Conditions and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5 The Means and End of Mental Train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the Logical

 

Part Two: Logical Considerations

 

Chapter 6 The Analysis of a Complete Act of Thought

 

Chapter 7 Systematic Inference: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Chapter 8 Judgm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cts

 

Chapter 9 Meaning: or Conceptions and  Understanding

 

Chapter 10 Concrete and Abstract Thinking

 

Chapter 11 Empirical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Part Three: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12 Activity and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13 Language and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14 Observation and Inform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Mind

 

Chapter 15 The Recit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Thought

 

Chapter 16 Some General Conclusions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