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

5 2.0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邢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长茂 编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7

装帧平装

货号06-3-18

上书时间2024-05-22

子翊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长茂 编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7
  • ISBN 978750352301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9页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管理通论》包括第一章: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第二章: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治理、第三章:宏观经济计划、第四章:社会供求总量管理等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

三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 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章 宏观经济管理系统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二 政府经济行为及其影响

三 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一 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及其关系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

第三节 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和市场条件

一 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条件

第二章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治理

第一节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一 经济波动

二 经济周期

三 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第二节 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

一 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因素

二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

第三节 经济周期波动的治理

一 经济周期波动的危害性及其治理

二 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政策措施

第三章 宏观经济计划

第一节 宏观经济计划的性质和特点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计划

管理的必要性

二 宏观经济计划的性质

三 宏观经济计划的特点

第二节 宏观经济计划体系

一 宏观经济计划类型

二 宏观经济计划指标?

三 宏观经济计划的文件体系

第三节 宏观经济计划的编制

一 计划编制程序

二 形势评估和趋势预测

三 计划编制的根本方法

四 建立健全计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制度

第四节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演变与改革

一 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二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改革

三 计划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第四章 社会供求总量管理

第一节 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一 国内生产总值

二 国民生产总值

三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 社会总供给的内涵及其决定

二 社会总需求的内涵及其决定

三 社会总供求范畴体系

第三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一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内涵

二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衡量标志

三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

第四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及其调节

一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内涵

二 影响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

三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调节

第五章 产业管理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政策

一 产业与产业分类

二产业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及其管理

一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二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

三 产业结构政策

第三节 产业组织及其管理

一 产业组织

二 产业组织政策

三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产业布局及其管理

一 产业布局

二 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三 产业布局政策

第六章 财政管理

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 财政管理的目标

二 财政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财政管理的内容

一 财政收入管理

二 财政支出管理

三 财政预算管理

四 国有资产管理

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

一 财政管理体制:历史的回顾

二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第四节 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的内容

二 财政政策的功能与财政政策乘数

三 财政政策的类型

四 财政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第七章 投资管理

第一节 投资与经济运行

一 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第八章 金融管理

第九章 收入分配管理

第十章 就业管理

第十一章 对外经贸管理

第十二章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