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

现货,实图

40 8.2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鸿潮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屋1

上书时间2024-09-07

祥云小镇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内页有轻微破损,不影响观看,祥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鸿潮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60477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是作者多年来对我国公共应急体制问题长期思考、系统探索的成果,对我国公共应急体系建设中遇到的体制问题有着全面的触及。这些问题有的已经长期存在但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有些则是新近出现的前沿问题。本书中不仅有作者对公共应急管理体制理论的系统分析,对公共应急制度建构和机制整合的合理前瞻,还有对解决具体问题的大胆构想。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公共应急体制改革中的许多现实问题,都努力给出自己的见解,对于某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如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党、政、军关系等问题,也并未回避。
【作者简介】
  林鸿潮,男,汉族,广东揭阳人,1979年11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博士。兼任北京市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作者长期从事行政法学与公共应急管理的交叉研究,在这一领域,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防灾减灾战略研究项目等课题的工作。近年来,先后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修正案)、《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等应急立法的起草或论证工作。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转载;独著、主编、合著、参编各种著作、教材20多部。
【目录】
第一章 公共应急管理“一案三制”考辨
一、引言
二、“一案三制”关系考辨
三、公共应急管理法治化的目标
四、结语
第二章 中国的公共应急体制改革:挑战、目标与思路
一、公共应急体制的既有改革及其局限
二、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的目标
三、多元化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的建立
四、公共部门应急能力的整合
五、公共应急管理中的府际关系
六、公共应急管理机构的改革
七、结语
第三章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应急市场
一、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公共应急组织体系
二、对社会动员机制的检讨
三、市场机制在公共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四、公共应急市场的开放与培育
五、基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公共应急市场运行
六、结语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对中公共部门能力整合的法律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党、政关系
三、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军、地关系
四、公共部门应急能力整合的模式选择
五、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的契机
第五章 公共应急管理中的府际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从两个例子说起
二、纵向府际关系
三、横向府际关系
四、斜向府际关系
第六章 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机构的改革
一、引言:从天津汽车限行乌龙事件说起
二、现状、问题与改革的必要性
三、重申综合协调原则与应急决策指挥体系的重构
四、现场指挥机构与决策指挥机构的相对分离
五、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机构的设置
第七章 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
一、问责的性质和功能
二、确定归责原则的标准
三、对现行规范的检讨
四、对既有理论发现的检视
五、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归责原则的构建
六、结语
第八章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府间权责分配与法律责任承担
一、突发事件应对中确定政府间权责重心的标准
二、扩大响应与突发事件应对权责的上移
三、对“11·22”青岛中石化大爆炸事故各方责任的辨析
四、结语
第九章 突发事件的国家救助:标准确定与制度构建
一、救助标准的决定因素
二、对假设的检验
三、对检验结果的解释
四、一个镜鉴:“9·11”事件中的受害者救助
五、在中国的制度架构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有轻微破损,不影响观看,祥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