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十周年纪念版)(大教育书系)

6 1.4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应龙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其他

货号19-1-4

上书时间2024-05-21

淘缘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华应龙 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3
  • ISBN 9787570212446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其他
【内容简介】
华应龙的数学课,有独特的色彩和光亮,富有激情,也富有创意与个性。本书收录了华应龙老师的12节数学课,每篇课例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全面展示了华应龙数学课堂的风采。通过研读这12节数学课,相信读者会获益良多。本书可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也可作为教师培训用书。本书入选2010年中国教育报“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作者简介】
华应龙,中国南通海安人,1984年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后参加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目录】
序一华应龙:小学数学教育的智者 / 成尚荣001 

序二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 马云鹏005 

序三读华应龙 / 叶澜013 

自序“我怎么没想到”016 

1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001 

【课前慎思】为什么教得那么累001 

【课堂实录】“角的度量”教学纪实003 

【课后反思】道法自然015 

【专家评析】让技能教学成为探索与发现的沃土 / 孙晓天017 

技能的学习不是简单模仿与训练 / 刘加霞022 

技能教学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 曹培英027 

技能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 张春莉034 

2千金难买回头看 

――以“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为例041 

【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041 

【课堂实录】“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纪实042 

【课后反思】数学教学与语文教学的不同050 

【专家评析】超越40分钟的练习课 / 吴正宪051 

又一次惊喜和满足 / 王永054 

一节颇有新意的练习课 / 周玉仁055 

3教是因为需要教 

――以“我会用计算器吗”教学为例057 

【课前慎思】什么算是真正的“会”057 

【课堂实录】“我会用计算器吗”教学纪实058 

【课后反思】学无止境,教无止境072 

【专家评析】在对话中走向深刻 / 李烈076 

教育无痕 / 施银燕077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张丹刘兼079 

4数学是符号的乐园 

――以“中括号”教学为例082 

【课前慎思】需要创设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吗082 

【课堂实录】“中括号”教学纪实084 

【课后反思】师生相依为命的课堂095 

【专家评析】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 / 刘加霞096 

科学预设,促成生成 / 张梅玲100 

5一切皆有可能 

――以“游戏公平”教学为例104 

【课前慎思】怎样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意识104 

【课堂实录】“游戏公平”教学纪实106 

【课后反思】感谢学生的合作116 

【专家评析】一个数学故事引出一个经典案例 / 张奠宙118 

数据带来的“火热思考” / 张丹119 

6好玩的数学 

――以“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为例128 

【课前慎思】“数学广角”的教学怎么定位128 

【课堂实录】“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纪实129 

【课后反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139 

【专家评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 张梅玲142 

7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 

――以“孙子定理”教学为例145 

【课前慎思】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145 

【课堂实录】“孙子定理”教学纪实146 

【专家评析】教师应该做什么 / 刘加霞155 

8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以“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161 

【课前慎思】学生怎样学,空间观念才能建立得更好161 

【课堂实录】“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纪实165 

【专家评析】学得愉快扎实,教得酣畅得手 / 张兴华171 

9改造学习方式,享受课堂生活 

――以“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为例174 

【课前慎思】首先应当认识百分数的存在价值174 

【课堂实录】“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纪实175 

【课后反思】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182 

【专家评析】充盈灵气与活力的课堂 / 宋淑持186 

10大成若缺 

――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195 

【课前慎思】我们究竟要教什么195 

【课堂实录】“圆的认识”教学纪实197 

【课后反思】花未全开月未圆210 

【专家评析】一篇优美的散文 / 曹培英212 

一堂充满哲学意蕴的数学课 / 汤卫红214 

精彩于“方”“圆”之间 / 陈惠芳217 

把握学科本质与研究学生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 / 刘加霞 

221 

朴素而富有启发性的一项研究 / 张梅玲229 

11请把题目认真读完 

――以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审题”教学为例232 

【课前慎思】怎样审题232 

【课堂实录】“审题”教学纪实234 

【专家评析】教学出彩源于潜心创新 / 陈今晨244 

惊喜:一种课堂教学评价的尺度 / 彭钢246 

1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以“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教学为例251 

【课前慎思】什么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价值251 

【课堂实录】“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教学纪实252 

【专家评析】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 / 周玉仁262 

后记追寻梦想265 

再版后记居高声自远26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