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

46 4.7折 98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保罗·格莱姆齐(Paul W.Glimcher)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03

老陈杂书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保罗·格莱姆齐(Paul W.Glimcher)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5779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4页
  • 字数 48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Foundations of Neuroeconomic Analysis
【内容简介】

  保罗·W.格莱姆齐是一位著名的神经科学家,他还是一位勇敢的跨学科探索者。在《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精)》一书中,他以现代神经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为参照点,探讨了把所有这三个学科领域综合起来的价值,并奠定了将它们融合为神经经济学之道路的基础。本书为神经经济学这个激动人心的新学科制定了标准。

【作者简介】
保罗·W.格莱姆齐,纽约大学教授,纽约大学神经经济学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科学、经济学与心理学。著有《决策、不确定性和大脑》,主编《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等。
【目录】
导论 为什么是神经经济学?

问题的提出

哲学基础

应用神经经济学

本书结构

第一篇 来自神经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章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

理解行为

经济学家的答案

心理学家的答案

生物学家的答案

我们已经站在突破的门槛上了吗?

第二章 各学科融合的认识论限制

未来的神经经济学面临的“形而上学”的限制

现代还原主义的起源

我们能够还原到什么程度?

涌现属性与反还原主义

综合的障碍和益处

跨学科理论修正和还原的一个范例

跨越门槛

第三章 经济学中的“自然类”:理解经济学思想的抽象和美感

古典经济学的决策模型

伯努利的贡献

参数的问题

新古典主义革命:现代经济思想的工具和美学特征的确定

保罗·萨缪尔森

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

理解经济“理性”

公理体系:根据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建构的“世界”

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的一般化公理这类工具的局限性

加入一些公理:迈向一个更丰富的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定理

结论

第四章 通过心理学,在经济学中理解大脑

在黑暗中摸索:一个寓言

这个例子值得认真对待:暗视觉的心理物理学

“暗感知”

还原:从感知到视紫红质

恩斯特·韦伯与现代心理物理学的诞生

古斯塔夫·费希纳的贡献

S.S.史蒂文斯

信号检测理论

随机效用模型

成功的“甜蜜”

第五章 行为经济学:突破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模型的限制

阿莱悖论

埃尔斯伯格悖论

禀赋效应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面对损失时的追求风险的偏好

前景理论在经验上的局限性

前景理论在理论上的局限性

迈向跨学科综合:第四条道路

第六章 是因为,而不是“似乎”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个例子

对弗里德曼的一个回应

探寻经济学的“硬理论”

结论

第二篇 选择机制

第七章 神经生物学的“自然类”:理解神经生物学思想中的抽象

人类大脑的感觉系统

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运动系统

眼动

身体动作

结论

第八章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与标准模型的雏形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一个简单的理论

将感觉与反应联系起来

一些问题及其答案

结论

第九章 随机性以及效用与选择的分离

第一目标

第二目标

通过机制将主观价值与行动链接起来

“Argmax运算”的“神经实现”

理解神经科学中的“另类”模型

小结

随机性,本地相关以及“硬”的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个严重缺陷

结论与含义

第十章 神经随机性的意义与关于选择的行为模型的皮质表征

期望主观价值和随机选择

神经随机性与行为随机性

相对主观价值

皮质标准化

选择与“皮质理论”

相对期望主观价值的经验测度

第十一章 本篇结论:融合选择机制

选择机制小结

行动中的选择机制

“硬”的期望效用理论、“硬”的随机期望效用理论与相对期望主观价值

超越眼动系统和猴子决策

我们不是用眼睛进行选择的,但是……

我们不是猴子,但是……

可是,猴子选择的只是动作……

结论

第三篇 估价

第十二章 价值问题

心理物理学:“多少”?

“参照点”的漂移导致绝对价值无法恢复

编码函数对相对价值的转换

经济学:边际效用与“有多好”的问题

背景与选择:什么时候甚至连行为数据也会“宠爱”一个非常“好”的理论

行为层面的参照依赖

在“硬”的理论中如何直面参照依赖

尽量减少损害:处理参照依赖的新古典主义方法

参照点在一个“硬”的理论中意味着什么

第十三章 多巴胺能神经元:我们如何学习和存储价值

对多巴胺和大脑估价系统的解剖分析

强化学习理论

多巴胺的生理机能与关于多巴胺的理论

多巴胺的生物物理学分析

结论

第十四章 在大脑前部定位和构造主观价值

内侧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主观价值的“首都”

价值的构造

结论

第十五章 超越新古典主义:行为神经经济学

选择集的编辑与期望主观价值的符号化传达

发生在额叶区的选择集编辑

期望主观价值的符号化传达

结论

第四篇 总结和结论

第十六章 神经经济学模型基础

与主观价值相关的信号

与学习相关的信号

在理论模型中的变量与神经活动之间建立联系

规范神经经济学

结论

第十七章 结论

总结

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

若干规范性问题

最后的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